-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rfekw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玉米生产实习报告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摘 要:通过玉米与大豆不同比例间作与净作试验的比例间作段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组成的复合群体具有较大的生产力潜力,有明显的间作优势;玉米与大豆间作时复合产量的高低主要受玉米产量的影响,小比例间作和混作高秆作物过多,对大豆生产不利;玉米与大豆2:2 间作时,即玉米大行距为145cm ,小行距为35cm,株距为22cm 时,其复合群体的总产量是最高的;玉米与大豆2:4间作时,具有最高的投入产出比(1:2.77 )。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培育和选择耐密植的品种是玉米高产育种、栽培发展的趋势。但玉米的耐密性应该是许多性状的综合体现。关键词:玉米 种植方式 不同密度 玉米大豆间作春玉米是辽沈地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产量高低,对该区乃至辽宁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实验将从玉米的种植方式和不同种植密度以及玉米与大豆的间作等3个方面着重研究,分析其水肥效应和产量效应。1 玉米种植方式试验1.1 方法试验设三个小区,采用三种种植方式,分别为玉米行行种、玉米比空种植和玉米大小垄种植。小区面积均为33.6㎡,小区之间随机排列。1.2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沈阳农大标本园,属标准的东北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力较高,降水充沛,年均温7.3℃,很适合春玉米种植。1.3 试验处理1.比空种植 种植形式采取比空,?玉米植株高大,生育中后期田间郁闭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同时玉米关部位在植株中部,功能叶片为棒三叶,透光通风不好,必然影响产量的提高。采用比空的表式,二垅中间留有通风透光的通道,有利于通风透光,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2.玉米行行种 前茬玉米收获后,拉走秸秆,10月底用铧式犁深翻20cm,饭后旋耕镇压,裸露冬闲;翌春临播前按产量指标将所需化肥撒施地表,然后旋耕整地,玉米条播机进行播种,行距60cm,株距37cm。3.玉米大小垄种植 在垄体调整的基础上,调整垄上作物布局。玉米横向加宽,纵向加密,在保苗株数不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通风透光,保持正常密度的前提下,通过边行效应,达到提高光能生产力。1.4 结果与分析1.不同种植模式的水热效应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含量、作物发芽出苗及幼苗健壮生长有着密切关系,土壤热量的最基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土壤表面状况如何有无覆盖和覆盖物类型都会对土壤吸收传递、释放热量有明显影响从而造成土壤温度的差异。2.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水分效应春季土壤水分对旱地春玉米非常重要,良好的水分条件可保证春玉米按时播种及苗期健壮生长 冬闲期不同模式因地表状况不同,对2m土层土壤水分的保蓄产生明显影响。从7月中旬开始至玉米成熟降水542.7mm,这么多的降水,严重干扰了各种模式的水分效应,各模式至玉米成熟时,2m土层水分贮量基本一致,均达600mm左右。1.5 结论与总结冬闲期及种耕作模式中,以大小垄保水效果最好,行行种次之。碎秆覆盖免耕冬春季节为防秸秆被风吹走,在秸秆粉碎后进行浅旋镇压虽有较好的防风效果,但土壤表层被搅动并把碎秆混合在表层土壤之中,所以虽有一定的保墒效果但相对较差。玉米生育期倒秆覆盖膜侧种植将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相结合组成秸秆与地膜相间的带状,两元覆盖形式垄上覆盖地膜可减少棵间水分蒸发,集雨保墒提高地温而玉米行间又有两倍的秸秆覆盖,起到良好的保墒作用,玉米种在膜侧,既可充分利用垄上地膜聚集的降水和行间秸秆下保蓄的水分,又可有效地克服秸秆覆盖造成的低温效应,使玉米生长状况好于秸秆覆盖露地种植和传统翻耕露地种植,其增产增收效益非常明显。2 玉米种植密度试验2.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不同种植密度3水平,共3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大小行种植,小区面积33.6㎡。具体如下高密度=60000株/公顷,中密度=52500株/公顷,低密度=45000/公顷。叶面积的测定参照叶面积指数法,叶面积采用长宽系数法,计算公式为:叶面积=0.75*长*宽每小区随机定3株,在乳熟期收获前测量株高、穗位高、茎粗。将小区内固定的3株收获后测定果穗的长度、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株穗重、双穗率、空杆率、籽粒千粒重、穗粒重。干物质的测定时每小区取3株,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抽丝期、乳熟期、完熟期每小区各取5株,取回烘至恒重。2.2 结果与分析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形成是玉米基因和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复杂的生理生化活动和生化代谢过程完成的。在一定的基因型条件下,通过适宜的栽培技术,可以使品种的优良特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大量的研究证明,玉米栽培技术中,密度是协调个体和群体的最有效措施,因而,,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技术。本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叶面积、植株干物质积累、茎粗、有效穗数等产生显著的效果。在所设的高、种、低三种密度中,低密度虽然个体得到较大的发展空间,单株干物质积累、茎粗、单株穗粒数、千粒重等具有一定的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