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馋”出数学兴趣
“馋”出数学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使学生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接纳心理。学习的主体在无形中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同时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例如,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可设计一道“多味”型的题目。 第一次设计“多味”型的题目:是出示线段图,少年宫到小冬家是2.15千米,小冬家与学校相距0.55千米,学校到小华家有1.55千米。小冬家和小华家相距多少千米?从家到学校,小华要比小冬多走多少千米?小华从家到少年宫一共要走多少千米?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本题目符合新课程提倡的生活化和情境化,按照两位学生家与学校、少年宫之间的路程,我安排了学生上来演示。学生演完迫不及待地按着题目一个一个地完成。还能提什么问题?学生思考片刻,模仿前面的问题,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动学习,但这种氛围并不能让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心理负担的情况下主动学习。于是,我设计了第二次的“多味”型的题目。 第二次“多味”型的题目:是出示情境图,柜子高1.65米,凳子高是0.78米,小猴身高0.85米,在柜子的顶部有一大串香蕉,请问小猴能吃到香蕉吗?为什么? 可爱机灵的小猴出现在画面中,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眼球,看着香蕉放在高高的柜子上,矮小的小猴怎么吃得到呢?问题自然而产生,也许不要出示问题学生都能猜到这个问题,难点就是该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看似很简单的题目还有大学问呢?全班立刻分成了正反两方,一方说可以吃到,另一方说不可以。反方的理由是0.78+0.85=1.63(米),1.63米<1.65米,所以小猴不可以吃到。正方反驳道:“小猴站在凳上不够,可以伸手嘛!”伸手——非常好的一个点子。此时,全班的学习氛围可以想象是多么的激烈和精彩。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数学知识出现在一个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的情境,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亲身经历进行愉快的交流。这样,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产生。 两次设计的题目素材都来源于生活,都是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生动事例。为什么第二次能把整个课堂推向高潮?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使学生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接纳心理。学习的主体在无形中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同时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例如,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可设计一道“多味”型的题目。 第一次设计“多味”型的题目:是出示线段图,少年宫到小冬家是2.15千米,小冬家与学校相距0.55千米,学校到小华家有1.55千米。小冬家和小华家相距多少千米?从家到学校,小华要比小冬多走多少千米?小华从家到少年宫一共要走多少千米?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本题目符合新课程提倡的生活化和情境化,按照两位学生家与学校、少年宫之间的路程,我安排了学生上来演示。学生演完迫不及待地按着题目一个一个地完成。还能提什么问题?学生思考片刻,模仿前面的问题,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动学习,但这种氛围并不能让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心理负担的情况下主动学习。于是,我设计了第二次的“多味”型的题目。 第二次“多味”型的题目:是出示情境图,柜子高1.65米,凳子高是0.78米,小猴身高0.85米,在柜子的顶部有一大串香蕉,请问小猴能吃到香蕉吗?为什么? 可爱机灵的小猴出现在画面中,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眼球,看着香蕉放在高高的柜子上,矮小的小猴怎么吃得到呢?问题自然而产生,也许不要出示问题学生都能猜到这个问题,难点就是该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看似很简单的题目还有大学问呢?全班立刻分成了正反两方,一方说可以吃到,另一方说不可以。反方的理由是0.78+0.85=1.63(米),1.63米<1.65米,所以小猴不可以吃到。正方反驳道:“小猴站在凳上不够,可以伸手嘛!”伸手——非常好的一个点子。此时,全班的学习氛围可以想象是多么的激烈和精彩。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数学知识出现在一个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的情境,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亲身经历进行愉快的交流。这样,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产生。 两次设计的题目素材都来源于生活,都是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生动事例。为什么第二次能把整个课堂推向高潮?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使学生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学生就会产生强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网络征文:让大自然母亲的愤怒渐渐平息吧.docx
-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座谈会讲话材料.docx
- “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主题发言稿.docx
- “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学习体会:企业呼唤忠诚.docx
- “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优秀讲话材料:不忘初心、继续前进.docx
- “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心得体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docx
- “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征文演讲稿:不忘本职,守纪律.docx
- “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讲话稿:干部要“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docx
- “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讲话稿:深学细照 争做“三个表率”.docx
- “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讲话稿:纪检干部要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