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流行语宝探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流行语宝探析

2015流行语宝宝探析   摘 要:2015年12月,《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榜单,“宝宝”名列其中。本文主要探析“宝宝”的语义、语用特征以及流行的原因。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宝宝 语义泛化 语用价值 流行原因   一、引言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的称呼,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标识着人的身份地位,也是对社会文化特性的反映。”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少称谓语在网络环境中发生了变异,既“亲”“哥”“美女”“帅哥”等称谓语之后,掀起了一场全民卖萌的“宝宝”体热潮。“宝宝”体的流行源于网络潮语“吓死宝宝了”。关于该句的来源,网络上流传着多种说法,最常见的一种是:“吓死宝宝了”是YY语音频道当红主播的口头禅,这句话先在动漫、游戏爱好者中流行起来,后来成为微博的万能回复语,最后被金星老师表情包发扬光大。   作为2015年必威体育精装版流行语,“宝宝”体尚缺乏较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利用互联网语料,探究称谓语“宝宝”的语义语用特征,并分析其流行的原因。   二、“宝宝”的语义泛化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宝宝”一词的解释是:“名词,对小孩儿的爱称。”②这是“宝宝”的基本义,也是最原始的语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称谓语的“宝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其语义和用法也有了新的变化,“宝宝”一词不再专指婴幼儿,还可指称十多岁、二十多岁的大孩子,但这样的称呼还是以母亲对女儿的称呼为主。除此之外,“宝宝”还可指称其他对象。   (一)指称所有的新生命   (1)动物园的母虎带着刚刚满月的虎宝宝走出产房散步。   (2)这株兰花宝宝真好看。   除了指人,“宝宝”还用于指动植物等新生命体。例(1)中的“宝宝”指老虎幼崽,例(2)中的“宝宝”指兰花幼苗。由指人扩大到指物,是以相似性为条件的隐喻机制造成的词义的引申。   (二)对恋人、爱人的称呼   (3)宝宝,想我了吗?   (4)宝宝,不要生气了好吗?   例(3)和例(4)中的“宝宝”均用于情侣之间相互称呼,表示关系亲密。   (三)女性闺蜜之间的称呼   (5)宝宝,周末一起去逛街吧。   (6)宝宝,你的新发型不错嘛。   “宝宝”常用于关系亲密的女性朋友之间。例(5)和例(6)中的“宝宝”就是女性闺蜜之间的称呼。   (四)对陌生人的称呼   (7)宝宝,这场游戏咱们联手一起打吧。   (8)感谢宝宝的光顾,记得给小店五星好评哟。   “宝宝”在网络交友社区、游戏社区、网购平台被广泛使用,用于一般关系。交际双方在虚拟的空间里,使用这种亲密的称呼能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从而快速进入轻松、随意的聊天状态。例(7)中的“宝宝”是对陌生游戏玩家的称呼,说话者有意拉近与对方的关系,以便一起进行游戏。例(8)中的“宝宝”是淘宝店家对顾客的称呼,既热情又亲切,拉近了卖家与买家之间的距离。   (五)对自我的称呼   (9)大半夜的敷面膜,你真是吓死宝宝了。   (10)期末挂科了,宝宝不开心。   (11)本宝宝我姓肖,有什么事儿冲我来。   (12)本宝宝我只想静静,谁都别打扰我。   在目前网络虚拟交流和现实言语交际中,有时也用第三人称“宝宝”借指第一人称“我”。“宝宝”流行之初多被女性用在受到惊吓时的自称,随着“吓死宝宝了”在网络中的走红,男女老少都开始以“宝宝”自称。   “宝宝”的词义是在其逐渐流行的过程中慢慢发生泛化的。刘大为在《流行语的语义泛化及其社会功能》中指出,“语义泛化是指词语在保持越来越少的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对象纳入自己的指谓范围。一般词语的语义演变也有语义泛化的现象,但是只有流行语的语义泛化表现得特别充分和集中,而且泛化的速度也比其他词语快。”③通过对“宝宝”泛化语义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人们通过摹仿和类推加速了“宝宝”的流行。随着“吓死宝宝了”一句走红网络,“气死宝宝了”“笑死宝宝了”“想死宝宝了”等一系列“宝宝”体由此产生。网络交流大背景下的“宝宝”,指称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语义逐渐泛化。   三、“宝宝”的语用特征   (一)使用语域宽泛化   “宝宝”的使用语域处在不断泛化和扩展的过程中。目前,其使用语域涉及网络、电视、报刊杂志以及日常口语。因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口语风格和较强的娱乐气质,“宝宝”主要出现在非正式场合。   互联网与流行语之间关系十分紧密。网络不仅是无数“宝宝”体的发源地,也是其应用与传播的重要阵地。起初,“论坛、贴吧、游戏聊天区、YY语音频道以及弹幕网站”都是“宝宝”应用的主要阵地。在网络的影响与冲击下,电视中也经常出现“宝宝”的身影,主要表现在新闻节目对热点新闻事件及人物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