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公开课教案(浏阳中学).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敬畏自然》公开课教案(浏阳中学)

《敬畏自然》公开课教案(浏阳中学)          《敬畏自然》公开课教案.rar (33.28 KB)   《敬畏自然》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同学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鲲(kūn)鹏斥鷃(yàn)蓬蒿(hāo)咫尺(zhǐ)        狼藉(jí)相形见绌(chù)美味佳肴(yáo)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身的能力。形容对自身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缺乏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二、导入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发明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考虑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身”?   同学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问互相补充。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二段:    同学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    理由:⑴ 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       ⑵ 今人也会变成古人。       ⑶ 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2、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⑴ 同学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⑵ 同学发表自身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一起解决问题。     如:    ① 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    ② 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      (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    ③ 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④ 假如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⑤ 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绩?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⑥ 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      (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论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五、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莉人类久远发展。   六、安排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继续学习课文   同学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质疑,讨论问题。(同学交流看法。)   1、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2、作者认为自然发明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3、自然界有目的吗?   4、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5、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6、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说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同学讨论交流。   明确: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讪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2、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3、谁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