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方志引书挖掘及其引书分析研究1.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志引书挖掘及其引书分析研究1

地方志引书挖掘及其引书分析研究衡中青1,2 侯汉清1(1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学院)(2 ??佛山科学技术图书馆)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地方志引书挖掘方法,并以旁征博引著称的广东方志《岭南丛述》(物产)为例,从引书的历史时期、高频被引书、作者生活地域和引书学科性质四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以期探讨中国地方志的引书分析方法。关键词??引书挖掘?? 模式识别?? 引书分析?1 引书的识别方法的选择引书,通常指古籍中引用的文献,古籍中引用文献的方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古代文献的书写不分句读,大都没有标点符号,引用文献和他人话语时也没有注加引用符号,如“《》”和“ :“” ”;引书著录形式没有统一标准,有些引书用全名,有些用异名,有些用简称,随纂写人员行文习惯而异,没有统一引用标准,还有些干脆不用书名,只用作者姓名,如某某云,某某曰,等等。因此,古籍中的引用文字,与行文的其他文字没有区别,这给引书的识别带来极大的困难。人工阅读古籍时,若没有古代典籍的目录学、文献学和古代汉语等领域知识,是没有办法识别其中的引用文献的,即使具有这样的领域知识,工作效率也十分低下;而基于字符匹配的计算机,若不经过人为“训练”,则是一片茫然,无从识得引书。问题的解决办法是,由人来编制计算机软件,使计算机“具备”领域知识,辅助人来识别引书,编制引书索引,把人从繁重的引书识别和索引编制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计算机引书识别是中文信息处理中自动分词的研究范畴,能否通过计算机自动分词的方法,把地方志中的引书“分”出来?目前,见诸报道的自动分词方法主要有三种类型:①机械分词法,又称词典式切分法;②语义分词法;③人工智能法,又称理解分词法。其中的词典式切分方法是当前应用广泛且十分有效的方法。词典法是目前常用的三大分词方案(词典法、基于规则切分标记法、人工智能法)之一,这种方法的关键技术和步骤有二:一是词典的构造;二是相应的匹配算法,有什么样的词典就有什么样的匹配算法,词典的构造是基础。词典构造的关键点在于词汇的完备性,无论匹配算法设计得多么精巧,词汇网罗不完全,文献的分词也是不完全、不准确的。本项引书识别研究若采用词典法,必要条件是构造一个词汇十分完备、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典籍书目词典,即古籍书目词典。但是,中国古代典籍无计其数、无法统计,且散佚太多,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能准确说出史上存佚的古籍数目和种类。现有的古籍目录,大多是典藏部门古籍目录,如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代按学科门类出版过《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目录》15册。即使有通用性的古籍目录性著作,收书也不全面,如齐鲁书社1989年出版胡道静主编的《简明古籍辞典》收词才2000条,才及现存10万种的2%。因此,缺乏一种词汇完备的古籍书目词典,使得采用词典法寸步难行。因为,古籍中的引用文献五花八门,涉及各个学科,中国地方志中的引书更是如此。方志被誉为“地方性百科全书”,引用的典籍也是百科全书式的。况且,有些引用的是地方文献,根本没有大规模地流通过,甚至引用后不久即散佚,少有人知,古籍词典无法收录这种书目。综上所述,采用词典法自动识别中的引书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构建具有完备词汇的引书词典却十分困难。既然现有古籍目录不能提供完备的词汇,我们是否可以从方志文献本身着手,来挖掘其中的引书?2?模式提取笔者在阅读方志文献时,发现这样的语言学现象:①古人在引用文献时,为使句子语法完整、语义协调,通常在所引用的文献后面加上“云”、“曰”等谓语动词,我们称为引用方式规则,如“本草纲目云”、“五山志林曰”,等等;②古代典籍的起名也有一定规律,如:《丹铅余录》、《岭南异物录》等典籍名称的最后一字都是“录”字;再如:《南州记》、《粤东笔记》等典籍名称的最后一字都是“记”字,等等,我们称之为命名规则。这样,我们可以提取出这些引用规则和命名规则,应用这些规则(模式)来挖掘方志中的引书。(1)引书引用语言模式我们通过审读文献发现:纂写人员在引用某书时有某种语言习惯,如:“桂海虞衡志云”、“广东新语曰”等等引书引用语言模式。我们提取这些引书引用语言模式,或称引书规则,见表1(2)引书名称特征的语言模式现代人编著学术著作,有其自身起名特点,如《植物学》、《动物学》、《中国科技史概论》,等等,书名后的“学”、“概论”等字表示该书的性质和特征。古人著书,亦是如此。我们通过审读文献发现,“志”、“记”、“疏”、“经”、“注”、“录”、“谱”、“纪”,等等文字使用频率较高,提取它们作为引书名称特征的语言模式,见表1。(3)人名引用的语言模式在中国地方志中,常出现“某某云”、“某某曰”等字样,如“屈大均云”,“苏东坡曰”等等。通过审读文献,我们发现:在叙述某某云、某某曰时,其实质是在引用某某的著作。原因是,当代人不可能与古人直接对话,提及某个人名,实际上提及的是他的某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