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_1.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_1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41页例题1的内容,本节课我能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精心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过渡自然。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问题,从而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首先,我是对比例的一些基本概念结合具体数据作了复习,再以学生前一节主题图中熟悉的数据组成的比例式子为例子,即:例题2:2.4:1.6=60:40,让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它转化成乘法算式。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本运用,学生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很容易就把它改写成了2.4×40=60×1.6。反过来又问:既然比例根据其性质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那么同样,两个乘积相等的等式同样也可以改写成比例。于是我又请学生将这个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当时同学们受到思维的局限性,只说出了说说刚才的2.4:1.6=60:40,于是老师予以启发,除此之外,还可以怎么改?有什么规律?开始有学生因为受到概念“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的影响,有些学生心里开始有不同的想法,却也不敢表达。我于是鼓励学生将2.4×40=60×1.6改成60×1.6=2.4×40,看等式是否仍成立,又是否能形成新的比例。经我这么一提醒,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还可以写成40:1.6=60:2.4;40:60:=1.6:2.4等。并且发现只要乘法中的同一边的因数在转化成比例后必须同时是内项或者同时是外项,至于谁在左,谁在右,不影响比例的成立。因此,这也就使等式能转化成8组比例了。在此基础上,我增加了一点难度,问:怎样写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又十分有序呢?通过观察和摸索,发现,可以将比例的其中一项固定,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另外几项。如40:( 1.6)=(60):( 2.4),学生根据刚才的发现,认为还有一个外项可以先确定,而乘法算式中和40:2.4相乘的是96,那么40已经作为外项,2.4也只能做外项了,剩下两个数1.6和60作为内项,放在等号的左边还是右边,比例都成立。这样,四个数中,每一个数做第一个外项时都可以组成2个不同的比例,这样就可以写成8个不同的比例了。最后又让学生用比例的性质验算以便。   这样,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在已知比例的一项或几项,要求写出剩余的几项,可用到的方法除了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之外,也可以用比例的意义,甚至还可以把比例转化成分数的写法,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41页例题1的内容,本节课我能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精心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过渡自然。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问题,从而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首先,我是对比例的一些基本概念结合具体数据作了复习,再以学生前一节主题图中熟悉的数据组成的比例式子为例子,即:例题2:2.4:1.6=60:40,让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它转化成乘法算式。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本运用,学生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很容易就把它改写成了2.4×40=60×1.6。反过来又问:既然比例根据其性质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那么同样,两个乘积相等的等式同样也可以改写成比例。于是我又请学生将这个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当时同学们受到思维的局限性,只说出了说说刚才的2.4:1.6=60:40,于是老师予以启发,除此之外,还可以怎么改?有什么规律?开始有学生因为受到概念“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的影响,有些学生心里开始有不同的想法,却也不敢表达。我于是鼓励学生将2.4×40=60×1.6改成60×1.6=2.4×40,看等式是否仍成立,又是否能形成新的比例。经我这么一提醒,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还可以写成40:1.6=60:2.4;40:60:=1.6:2.4等。并且发现只要乘法中的同一边的因数在转化成比例后必须同时是内项或者同时是外项,至于谁在左,谁在右,不影响比例的成立。因此,这也就使等式能转化成8组比例了。在此基础上,我增加了一点难度,问:怎样写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又十分有序呢?通过观察和摸索,发现,可以将比例的其中一项固定,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另外几项。如40:( 1.6)=(60):( 2.4),学生根据刚才的发现,认为还有一个外项可以先确定,而乘法算式中和40:2.4相乘的是96,那么40已经作为外项,2.4也只能做外项了,剩下两个数1.6和60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