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聚合物强增韧化机制及测量原理简介ltxofs
PAGE 第七章 聚合物强增韧化机制及测量原理简介 聚合物的强韧化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将有机或无机的大分子或小分子材料,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加入高分子基体中,提高力学及其它性能。自从上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聚合物的增韧理论,人们利用增韧的方法研发了大量新型高聚物材料,性能较均聚物材料有很大提高。实际上聚合物增韧的根本问题就是通过引入某种机制,使材料在形变、损伤与破坏过程中耗散更多的能量。聚合物增韧经历了从弹性体到非弹性体增韧的过程,传统的增韧改性是以橡胶类弹性体材料作为增韧剂,以适当方式分散到塑料基体中以达到增韧目的,如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乙丙共聚弹性体增韧聚丙烯,粉末NBR增韧PVC等,但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如刚度、强度、热变形温度都有较大幅度降低,于是1984年国外首次提出了以非弹性体增韧的新思想。这种方法可以在提高基体韧性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强度、刚性和耐热性,且无加工性能下降的不足,达到既增韧又增强的目的,克服了弹性体增韧出现的问题。以增韧方法的发展为主线,介绍增韧剂从弹性体到非弹性体、从微米到纳米尺度变化,对材料的强韧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其增韧后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形态的分析,衍生相应的的增韧机理。脆性断面脆性断面韧性断面图7- SEQ 图7- \* ARABIC 1 典型脆-韧性材料的拉伸行为及断面形貌韧性断面§7.1 弹性体增韧增韧机理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人们从脆性基体与橡胶分散相所组成的物理模型出发,围绕着橡胶相如何增韧机理而展开。纵观增韧理论的发展,它主要经历了微裂纹理论、多重银纹理论、剪切屈服理论和银纹-剪切带理论等阶段。目前被人们较普遍接受的是银纹-剪切带理论。随着增韧理念的发展,增韧理论由传统的定性分析进入了定量分析的阶段,主要是Wu 提出了橡胶粒子增韧的Tc判据,建立了橡胶粒子增韧的逾渗模型,对增韧理论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银纹与剪切带橡胶粒子的变形与破裂 粒子与纤维增韧 空穴与脱粘银纹与剪切带橡胶粒子的变形与破裂 粒子与纤维增韧 空穴与脱粘图7- SEQ 图7- \* ARABIC 2 橡胶增韧机理的示意图§7.1.1微裂纹理论最早用来解释橡胶增韧塑料的几个假设之一曾认为:橡胶通过力学阻尼来吸收冲击能量,Bucknall[ Bucknall C,Bucknall R,Smith P.Polymer,1965,6:437.] Bucknall C,Bucknall R,Smith P.Polymer,1965,6:437.图7- SEQ 图7- \* ARABIC 3 橡胶粒子吸收能量的示意图和大应变的形变。1956年Mertz[ Merz E H,Claver G.The Mechanism of Rubber Toughening Polymer.J Polym Sci,1956,22∶ Merz E H,Claver G.The Mechanism of Rubber Toughening Polymer.J Polym Sci,1956,22∶325~329图7-3是橡胶粒子吸收能量的示意图,假设橡胶粒子处于增长中的裂缝的迎面,以致在冲击中吸收的能量等于玻璃态母体断裂能和破碎橡胶粒子所做功的总和。但是Newman和Strellla经计算表明:橡胶在拉伸过程中吸收的能量是很少的,仅占材料破坏时吸收能量的1/10,同时实验表明韧性的提高和塑料基体有关,例如,当PVC和ABS共混时,PVC分子量的提高,显著的有利于共混材料冲击强度的提高。所以,如把增韧塑料的韧性完全归因于橡胶粒子的作用,就不完全符合事实了。因而该理论并未揭示橡胶增韧的本质原因。 §7.1.2多重银纹理论 1965年由Bucknall[ Bucknall,C. B. Toughned Plastics; Appl. Sci. Publ. Ltd.:London,1977].和Smith[ Okubo M,Kondo Y,Takahashi M. Production of submicro-size monodisperse polymer particles having aldehyde groups by seeded aldol 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Colloid Polym Sci,1993,271:109-113 ]提出的多重银纹理论是Mertz等人微裂纹理论的发展。该理论认为在橡胶增韧塑料体系中,橡胶相颗粒起了应力集中的作用。当材料受到冲击时,它能引发大量的银纹,大量银纹之间的应力场将发生相互干扰,如果发生的银纹前峰处的应力集中低于临界值或银纹遇到另一橡胶颗粒时,银纹就会终止,橡胶相粒子不仅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感恩父母_感恩老师.ppt VIP
- 病例分享模板课件.ppt VIP
- 立体构成 课件完整版.pptx
- 晟欣SFR系列标准型软起动器使用手册2017.pdf
- 2022年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3云南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docx
- 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 (1).pptx VIP
- 教学课件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李迎生.ppt
- 建筑结构抗震 (15).pdf VIP
- (2025春新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