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每个儿童都是天生地发明家
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发明家──《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引论》读后胡文龙???????出于对超常人物的崇拜,创造一直被认为是天才的专利,“创造”一词几乎成为了科学家、发明家的同义词。然而,儿童能够创造发明吗?王灿明教授的新著《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予以了肯定的回答。作者指出:创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科学家、发明家的创造属于“狭义的创造”,而儿童的创造却属于“广义的创造”,相对于成人社会来说儿童的创造未必具有首创性,但对于儿童自己而言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突破性。并且,如果没有对儿童创造潜能的唤醒和激发,又怎么可能会产生日后的重大发明创造呢?所以,中小学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并非要求孩子做出惊天动地的创造成就,而是使他们“在已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在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中小学的创造教育就是唤醒其创造意识,开发其创造潜能,培养其创造精神。????作者认为:“创造性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有的继承特质,创造性是非经验的,无法以传授的方式获得。创造的潜能是唤醒、激发和培养出来的,而不能单纯地依赖训练,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土壤和气候、科学的灌溉和施肥,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发明家,都具有自主创造的潜能,他们中的90%都曾梦想发明某种东西,驱使儿童创造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本能冲动、自我实现的需要和社会责任感,而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创造欲望最活跃的阶段,它为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往创造的大门,由于这扇门开启的时间十分短暂,如果错失良机,或许它就会永远关闭。鉴于此,作者向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大声呼吁:“我们应该睁大眼睛,积极发现他们刚刚萌发的创造意向,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呵护、激发和发展这种金子般的心理品质,教会他们如何打开创造之门。”????清晨的露珠是很美的,但是它的生命也是十分短暂的。作者认为,儿童的好奇心就跟露珠一样,非常珍贵、难得,同样需要我们好好保护。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没有别的才能,不过我喜欢寻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如果儿童丧失了对事物的好奇心,就不可能表现出对事物的兴趣,更不可能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去探究真理了。所以,教师对那些好奇心强的学生,一定要给予积极的肯定、赏识和激励。????作者认为,创造来自于对问题的大胆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唯此,我们才应该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学会质疑,因为这是从已知伸向未知世界的心理触角。德国著名教育家凯兴斯特纳曾告诫儿童:“不要完全相信你们的教科书!这些书是从旧的教科书抄过来的,旧的教科书又是从老的教科书抄过来的,老的教科书又从更老的教科书抄过来的。……老师不是教官,也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他也不可能一切都知道。”我们应当赏识儿童的怀疑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大批不“唯上”、不“唯书”的自主创新人才。????创造,需要给儿童留下自主思考的空间。相关研究表明: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创造力正源于幼年时期的训练,他妈妈每天都要给他讲故事,而每每讲到关键之处,就停下来,让小歌德自己提出各种假设。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为他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反观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一切都围绕着考试转,学生被考试牵着走,丧失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作者在该书中引用了一个典型案例:在2005年世界头脑奥林匹克(OM)中国赛区选拔赛中,有一道题让选手随机抽取30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印一个数字,要求选手5人一组,4分钟内按卡片上的数字编一个完整的故事。令人失望的是,高年级的学生几乎全部联想到考试,年级越高,想像力越差。相反,倒是小学生的想像力丰富得多,比如联想到外星人降临、动物王国历险,有不少奇思妙想,作者称之为“创造递减”现象。60多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一文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旧中国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病,“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必不教……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 当下的学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育就等于读书,读书就等于赶考。倘若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大的思考空间,教师就不要提供太多的标准答案,因为少一个答案就会可能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思考就可能多一种发现。没有了儿童的主动发现,哪里还谈得上自主创新呢?????在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用了较大的篇幅系统地论证了儿童创造教育的价值、行动理念和行动纲领,从创造型教学、创造型学习、创造型活动到创造型教师、创造型班集体、创造型学校管理都做了十分详尽的探讨,更加彰显了该书的实践品格,唯因为此,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如此多的基层教师关注该书。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谭顶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