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与中央集权体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皇权与中央集权体制.doc

PAGE 第 PAGE 6 页 共 NUMPAGES 6 页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时代内容与目的评价与影响秦汉一、秦朝中央集权体制1、皇帝制2、中央三公诸卿: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3、地方郡县(乡里)制(源于商鞅变法的“建县制”)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大一统国家的建立)1、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2、修驰道与直道,保政令畅通3、筑长城抵御匈奴4、开边移民充实边地5、焚书坑儒统一思想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汉初)一、汉承秦制:1、承袭: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继承秦朝中央集权体制2、变更(1)吸取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政令宽简舒缓,与秦朝急切苛求不同(2)郡国并行:刘邦认为秦未分封致孤立无援而亡,部分恢复分封二、布衣将相之局:1、背景:世卿世禄受冲击,军功授爵和国君任命官吏,王侯将相不必贵胄观念深入人心2、内容:汉朝开国皇帝和群臣多来自社会底层(汉武帝时代)一、政治:1、“内外朝”制度:加强皇权,裁抑相权——与亲信近臣参与朝廷大事讨论,形成宫廷决策核心,称为“内朝”;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2、刺史制度:特派监察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3、“推恩令”:削弱诸侯王权力,大体消除汉初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采用董仲舒、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儒学定为官学,其他学派罢黜在官学之外(2)在长安办太学,教授五经,选拔官吏;郡县学校由经师授学,培养官吏通经致用成为学者普遍追求(3)董仲舒“经学”三位一体: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汉武帝执政原则:“儒表法里”酿成“吴楚七国之乱”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加强皇权,裁抑相权大体消除汉初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统治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隋唐一、三省六部制:1、时间:初创于隋文帝,唐朝更规范化、程序化2、内容(1)中书省(隋称内史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皆为中央最高政务机构,长官都是宰相(2)尚书省下设吏(官吏任免考核)、户(户籍财政)、礼(科举礼仪)、兵(军事)、刑(司法刑狱)、工(工程营建)六部,分管具体事务(3)政事堂为唐朝宰相议事场所,军国大事在政事堂上由诸宰相商定,皇帝批准后以诏令颁布执行二、科举制1、时间:隋朝开创,唐朝健全2、考试科目:明经(侧重对儒家经典的记诵)、进士(侧重诗赋,受重视,难度大)1、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三省宰相集体议事、互相牵制(委员制),个别宰相难以擅权2、制度若严格执行,皇权亦会受到限制,因而隋唐皇帝难以绝对专制独裁1、以考试而非出身取士,扩大政治统治基础2、人才选拔及管理任免权完全收归中央,有效遏制门阀势力,逐渐消解地方离心因素,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3、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重大变革,在政治(官僚政治)、社会(上下流动)、文化(儒学强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沿用至清末宋一、文官体制:1、背景: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2、特点:重文轻武3、措施(1)军事改革Ⅰ中央:“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枢密院主军政(枢密使由文官担任)、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Ⅱ地方:“内重外轻”——中央禁军、地方厢军乡兵,更戍法(2)政治改革Ⅰ“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提拔文人担任官职Ⅱ中央和地方要员由文官担任,形成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Ⅲ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二、科举制的完善1、变革(1)制度:增设“殿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定制(2)规则:创设“弥封”、“誊录”等考试规则(3)内容:宋中期后废“帖经”,不以诗赋取士,增加策论,更注重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1、积极性:消除分裂割据和军人乱政的隐患2、消极性:带来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影响1、对内:不仅选拔了大量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积极影响2、对外: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源于中国科举制元1、中央政府:中书省“都省”(行政)、枢密院(军事)、御史台(监察)2、地方行政:行中书省(“腹里”由中书省直辖)3、边疆管理:(1)西南:中央宣政院直接管理吐蕃特别行政区,西藏自此正式成为中国一个行政区域(2)东南:元朝后期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台湾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域4、民族分化政策沿袭前朝设立1、作用: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有效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与控制2、影响:“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沿用至今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维护特权,强化统治明清一、内阁制度1、目的:稳固统治,加强皇权2、形成过程(1)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2)朱元璋在为后期设立殿阁大学士(3)明成祖朱棣在位时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