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学案、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将相和》学案、反思

《将相和》学案导学 教材分析: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书写“召集、允诺、胆怯、拒绝、鼓瑟、诸位、和氏璧、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学习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难点: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学习过程:一、揭题质疑: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二、预习要求: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自学生字、词语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三、预习检测:1、我会写 nuò zhào qiè sè jù允( ) ( )集 胆( ) 鼓( ) ( )绝 qīng zhū bì zhào jīng上( ) ( )位 完( )归( ) 负( )请罪2、根据意思写词语(1)指极珍贵的东西。 ( )(2)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 )(3)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 )(4)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 ( )(5)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 )四、小组交流1、“将”的读音有( )、( ),本课应读( )。文中的“将”指的是( )。2、“相”的读音有( )、( ),本课应读( )。文中的“相”指的是( )。3、“和”的读音有( )、( )等,本课应读( )。文中的“和”指( )。既然讲“和”,就说明原来他们( ),“不和”的原因是( )。后来又“和”了,“和”的原因是( )。4、课文围绕“将相和”写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 )、( )、( )。从这三个小故事中,我们认识了( )的蔺相如和( )的廉颇。五、迁移练习1、想一想:三个故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说一说:对于文中的两个人物,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试着用几个成语评价一下他们吧!蔺相如:( )廉颇: ( )六、拓展延伸本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文后“资料袋”),希望今后同学们去读一读原著,也可听人讲讲其中的故事。板书设计:18、将 相 和廉颇 蔺相如战无不胜 机智勇敢知错就改 不畏强暴负荆请罪 顾全大局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感受与反思 西张学校 卫燕娜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们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总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不少教师的课,“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了。教师注意了把读书、思考、探究的时间尽可能多的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学习了。同时,教学更加开放了,注意走出课堂和书本,重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前搜集,课中交流,课后拓展”等这些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形式已越来越多地被教师所重视。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