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心预设 灵活生成
精心预设还需灵活生成
——对两节语文课的反思
湖北房县桥上初中 丁章军
邮政编码 442114
[内容提要]:精心设计教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但仅有“预设”是不够的,课堂还需要“生成”,还需要呵护学生的“节外生枝”,还需要呵护学生的“看似偏离的发现”。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活力,我们的学生才会全面发展,我们的教室才会少一些被遗忘的、被冷落的孩子。
[关键词]:预设 生成 活力 发展
新课程理念强调指出: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的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深陷在“预设”的“窠臼”里,不许学生“越雷池半步”,而应挖掘“生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创造精彩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问、在求知中生成。下面是我校文科教研组今秋就八年级第四单元第18课《阿里山纪行》进行集体备课所上的两节课,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精心预设 灵活生成”的真谛。
案例
桥上初中文科组举行的集体备课是:先进行说课,后由一名教师在一个班上课,然后评课总结经验教训,再由一名教师在另一个班进行上课。
第一节课课堂上师生对话,共同探究,气氛十分热烈。课中正当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时,一学生突然站起来发问:“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老师愣了一下,未做理睬继续按教案预设环节进行。学生懊丧地坐了下去。
另一节课当教学正在按教师的预设进行时,一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文中有两句话不知是何意思。”教师马上停了下来,问道:“哪两句话?说出来我们一起探讨。”学生得到允许与尊重就大大方方地说道:“第二段第一句‘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和第三段第一句话‘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话一说出学生就纷纷开始议论起来,教师因势利导把本应探讨“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美在何处?”的问题转向了学生。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阿里山是台湾的代表,神木是阿里山的象征”,“阿里山是台湾最美的地方,神木又是阿里山最吸引人的景色。”教师看到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中去了就随机改变了预设方案,引导学生探究两句话的意义及作用,更好得体会了阿里山的美。这种灵活变“老师引导学生学”为“学生引导教师教”的“生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分析
对上述两节课进行对比分析可见,相同的内容,相同的遭遇,却出现了不同的景观。这使我深深领悟到:精心预设还需灵活生成。
1、前一节课学生意外的发问,教师感到可能偏离自己教案的紧张和未理睬是由于教师还没有彻底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没有机智的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而是机械的使用预案,这就可能失去了一次探讨问题、活跃思维的生成机会,实在可惜。
2、后一节课,同样遭遇了学生的意外发问,但教师并没有把它当作教学的障碍,而是灵活的生成一次探究问题激活学习气氛的绝好契机,使课堂更具开放性,学生不仅放飞了心灵,张扬了个性,而且还活跃了思维、启迪了智慧,确实可取。
3、其实,两节课无论是设计还是施教,虽各有千秋,但总体质量还是较高,都凝聚了集体备课教师的心血和施教者的教学艺术。但由于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提问的处理方式不一样,两相比较,后者更符合“课改”新理念,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更能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留给学生“自主”时空。
反思
1、课堂需要“预设”。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我们反对“蓝天门上箪葛藤——顺天莸”的语文课堂,“秧好一半谷”设计的好,课堂教学才可能成功。
2、仅有“预设”是不够的。课堂上教师如果不顾学生实际,生硬地按照事先设计的教案,使课堂教学流程一丝不差地按设计的教案进行,那么再好的设计可能也失去了活力。只不过是新型的“师问生答”填鸭式教学,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式探究课堂。
3、课堂需要呵护学生的提问。提问是探究的源泉,是探究的动力。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提问、释疑,是具有开放性的。但对于完全在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教师应灵活机智的利用它激活课堂,开发课堂资源。
4、呵护学生的提问就是呵护学生的探究。两节课都设计了学生自读探究,但存在很大区别。前一节是在教师设定的问题或知识圈中探究,而后一节是在学生自读过程中自由探究、自由发问,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前一节学生的探究是被动的听从教师的指令的思考,教师充其量只是一名预案的忠实执行者,缺乏机智,忽视生成。后一节学生在预设的方案进行中,有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这样的课堂就拓宽了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为课堂生成搭建了平台。
5、“课堂”更需要灵活生成。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了不“节外生枝”而不加理会,就会错失一次生成的机会。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更何况是课堂?面对众多的学生,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想法,我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