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课堂设问要注意的技巧.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课课堂设问要注意的技巧

小学数学课课堂设问要注意技巧   一堂好的数学课总离不开教师一系列恰如其分的引导设问。而课堂设问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就巧妙设问,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设问要明确、具体。课堂设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入1/4+1/3后提问,1/4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高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能直接相加吗?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因为分的份数不同,每份的大小不同)每份的大小不同就是什么不同?(分数单位不同)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怎样才能直接相加?(变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你有什么办法使分数单位相同吗?(通分)。以上一步一步设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并能顺利准确地概括出异分母加减法的法则。   二、设问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数学的新旧知识之间常有密切的联系,在新授阶段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在新旧知识生长点处巧妙设问,可为学生顺利学习新知完成正迁移,创造良好条件。   三、设问要注意思考性。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联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与宽是原来圆的什么?   四、设问要注意悬念。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启不发。”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巧妙设问。因为,在教材要求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就必须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的求知状态,然后进行设问,在其心理上造成悬念,产生一种跃跃欲试心理,这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便能积极投入。例如:在讲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后,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此时设问: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多少?没有等底等高这一条件,这种关系还一样吗?如果体积和高相等,那么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体积和底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高又有什么关系?这几个问题逐渐提出,于无疑处促其有疑,会给学生极大的触动,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展开了争论。在这过程中,学生主动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解疑释疑,进一步明白了缺少“等底等高”这一条件引起的变化,从而加强了对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五、设问要注意层次性、逻辑性。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层次性,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而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巧妙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问: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让学生演示学具)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除以2在进行一些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后,又提出两个问题:不一样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巧妙设计一道“奇特”的题目,计算一个三角形面积,底边10米,高6米,让学生采用竞赛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热烈,学生思维活跃,抢着回答结果。学生很可能大都是10×6÷2=30(平方米)的结果,正当这些学生又一次为自己的“胜利”感到喜悦时,老师用很滑稽的语气说:“你们上当受骗啦”。一语即出,尤如在已有涟漪的湖中投入一块巨石,学生为之一惊,这时老师在学生异常活跃的情况下揭示其中奥妙。这种设问的巧妙性、趣味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课堂设问要注意面向全体。课堂上要使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必须启动后进生思维,给他们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应当了解后进生的知识基础,把握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使提问内容、层次、范围适合他们的特点,讲究提问的形式和调整设问的方法。 ? 利用好问题的形成,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pjzzy 发表于 2007-12-4 21:39:00 “能被3整除的数”的教学中,我们在学习前可以让学生随便说几个数,然后师生之间比一比,谁先得出答案。老师的神速一定会让学生提出“为什么”的问题,然后激发学生自己去探求,这实际就是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强烈欲望。 浅议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内容提要: 本文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