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病理诊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腺疾病的病理诊断课件

表9 乳腺小叶浸润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 小叶浸润癌 浸润性导管癌 小叶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 癌细胞结构 ? 多灶性发生 常见 少见 经典型围绕小叶同心圆排列,其他类型:实性、腺管与腺泡型等 常见 不常见 常见 形态多样,乳头,实性巢或条索状、小管状排列结构 少见 (三)髓样癌 medullary csrcinoma 1.临床特征 ⑴ 大约占所有腺癌的3%~5%。 ⑵ 年龄分布与浸润性导管癌相同。 ⑶ X线检查见境界清楚的肿块,极似纤维 腺瘤。 2.大体标本所见 ⑴ 肿块较软,故名髓样癌。 ⑵ 典型者境界清楚,非浸润性肿块,可有包膜。 ⑶ 肿瘤为细腻的结节,软,淡褐色或灰色。 3.组织病理学 ⑴ 低分化的肿瘤,呈合体细胞形式(75%以上)。 ⑵ 细胞多形性明显,多数核分裂象。 ⑶ 肿瘤细胞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反应。 ⑷ 境界清楚,边缘呈推挤状生长。 ⑸ 不见腺样及导管样结构。 3-10-11 髓样癌 (四)黏液(胶样)癌 mucinous carcinoma 1.大体标本所见 境界清楚的胶样肿块。 2.组织病理学 浸润性肿瘤的细胞团,被细胞外黏液湖包围,细胞外黏液占肿瘤的50%以上。可有腺泡状、筛状或乳头结构,或肿瘤细胞弥漫的片状浸润。在周围导管,常见导管内癌。 (五)小管癌 tubular carcinoma 组织病理学特点 1.浸润性边缘,常侵犯到邻近脂肪组织 2.腺管小,呈角的和开放的腺腔 3.小管排列不规则,多量反应性致密胶原 性间质,围绕肿瘤性小导管 4.细胞学图象异型轻,细胞核小,嗜酸性 胞浆,核分裂象少见 5.小管缺少肌上皮细胞。 6.纯小管癌必须是100%小管结构。但常合并 其他类型癌,约40%以上病例伴有导管原位 癌;10%以上病例伴有小叶原位癌;可存在 混合形式-小叶腺管型或伴腺管形成的导管 癌。 7.癌性间质反应存在。 高分化小管癌在冷冻切片或石蜡切片诊断中均有一定困难,可能被遗漏,低诊断。主要与硬化性腺病、放射状瘢痕等鉴别。 (六)乳头状癌(导管内及浸润性) papillary carcinoma (intraductsl and invasive) 1.大体标本所见 ⑴ 肿瘤境界清楚,边缘呈推挤状 ⑵ 淡灰色,亦可见局灶出血 ⑶ 典型者可见一囊内明显的乳头成分 2.组织病理学 ⑴ 乳头状病变由大量复式反折的上皮细胞构成,向扩张的管腔内增生,必须显示乳头不具有肌上细胞层。 ⑵ 浸润性乳头状癌的诊断,癌组织突破基底膜有明确的间质浸润。 (七)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micropapillay carcinoma,IMPC 2003年10月出版的WHO乳腺和女性生殖系肿瘤的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中,增加了一种新的肿瘤类型--浸润性微乳状癌,长期以来IMPC一直被认为和被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形态学上的亚型,或称之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微乳头状分化;并且迄今国外对IMPC的诊断标准,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等方面的意见不一。 1.临床表现 IMPC发病平均年龄50~62岁,肿瘤大小1.5~5.5cm,与浸润性导管癌在年龄及肿瘤大小方面无明显的差别。在患者主诉、乳房摄片、发生部位、大体检查等方面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也无明显的差别,当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或其他类型乳腺癌共存时,可为共存类型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所以,IMPC的诊断只有靠病理医生的镜下观察。 2.形态学特征 IMPC的肉眼所见与浸润性导管癌无明显差别,切面可呈局限性、放射状、蟹足样,黄色或黄白色,橡胶样或石头样的硬度。 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 ER 25.0%~74.5%、PR 12.5%~46.3% c-erbB-2 36.4%~100.0% P53 60.0%~75.0% Waf-1 92.0% EMA染色具有特殊的表现,阳性部位在假乳头或假腺管的外表面,即癌细胞团的面向间质侧,这一特性在IMPC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3.鉴别诊断 (1)黏液腺癌:表面也有微绒毛,但与间质之间有分泌的黏液,而IMPC则见不到黏液,黏染色可助鉴别。 (2)管状癌: 腺管是真腺管,其细胞表面微绒毛位于腺管内腔面;I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