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菌药物概论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止不合理应用 1.病毒感染和原因未明的发热不用。2.除非必须,皮肤感染不做局部用药。3.避免剂量过小或过大、疗程过短或过长。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G-菌细胞壁 1.较薄、肽聚糖1%~10%、类脂质占60%以上。2.肽聚糖层外有脂多糖、外膜、脂蛋白等,外膜能阻止青霉素、去污剂、胰蛋白酶、溶菌酶进入。3.渗透压低。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代表药物 1.β-内酰胺类与PBPs结合而抑制转肽酶、阻止肽聚糖合成及交叉联结,致胞壁缺损。2.对G-菌作用弱,对人体几无毒性。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改变胞质膜的通透性 胞质膜及构成 1.细菌中磷脂、真菌中麦角固醇等,参与维持胞质膜通透性及屏障保护作用。2.人体某些细胞含类似成分。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改变胞质膜的通透性 相关药物 1.多肽类与细菌磷脂、两性霉素B与真菌麦角固醇结合,致胞膜受损或通透性增大、重要物质外漏。2.较大剂量对人产生毒性。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细菌核糖体 1.蛋白质合成含三阶段,在胞质内经核糖体循环完成。2.细菌核糖体为70S、可解离为50S和30S亚基,人体为80S、可解离成60S和40S。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相关药物 1.选择性与细菌核糖体30S或(和)50S结合,影响蛋白质合成的某个或多个阶段而抑菌或杀菌。2.与人核糖体亚基亲和力低,常用量毒性较小。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林可霉素类 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 核酸代谢 1.DNA回旋酶与DNA复制、细菌DNA依赖的RNA多聚酶与mRNA合成等。2.人体有相关同功酶。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 叶酸代谢 1.细菌以蝶啶、PABA为原料,依次经二氢蝶酸合酶、二氢叶酸合酶和还原酶获得四氢叶酸,为合成嘧啶和嘌呤核苷酸提供一碳基团。2.人体只需转化过程。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 相关药物 1.喹诺酮类、利福平分别抑制DNA回旋酶、DNA依赖的RNA多聚酶。2.磺胺类与PABA结构相似,竞争性抑制二氢蝶酸合酶。3.大剂量对人均有一定影响。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耐药性的种类 耐药机制 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多重耐药的产生与对策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耐药性 又称抗药性。即天然或在与药物接触中逐步产生的,对抗生素等不敏感的现象。 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耐药性原因 天然抗生素为细菌次级代谢产物、具安全防御功效。其它微生物与其接触,可改变代谢途径、产生灭活物质而予以抵抗。 细菌耐药性 耐药性的种类 固有耐药 又称天然耐药性。由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耐药性表现。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肠道阴性杆菌对青霉素G、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生素。 细菌耐药性 耐药性的种类 获得性耐药 接触中经质粒介导,改变代谢途径、产生灭活物质形成的不再接触可消失的耐药性表现。但耐药基因经质粒转移至染色体,也可转为固有耐药。 细菌耐药性 耐药机制 产生灭活酶 由质粒和染色体基因表达产生水解酶、钝化酶等,对药物分子结构发生影响。如β-内酰胺酶;乙酰化、腺苷化、磷酸化酶;乙酰、核苷转移酶和酯酶。 细菌耐药性 耐药机制 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1.改变靶蛋白而降低与药物的亲和力。2.产生新的靶蛋白而丧失亲和力、高度耐药。3.增加靶蛋白数量而削弱药物影响力。 细菌耐药性 耐药机制 改变外膜通透性 天然或基因失活、变异致通道蛋白性质、数量改变,使膜通透性降低。如OmpF/C组成的非特异性跨膜通道、特异的OprD通道相关耐药、特异性耐药。 细菌耐药性 耐药机制 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G-或G+菌由转运子、附加蛋白、外膜蛋白构成的三联外排系统,能选择性泵出多类抗菌药。其功能增强可致多重耐药。 细菌耐药性 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突变 1.编码某个靶蛋白、药物转运蛋白、灭活酶的基因、调节基因和启动子突变,可改变靶位、转运蛋白或灭活酶的表达。2.获得性耐药呈垂直传递。 细菌耐药性 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转导 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上若掺有含耐药基因的细菌DNA,感染新的细菌可导致获得性耐药水平转移、再垂直传递。 细菌耐药性 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转化 细菌将环境中来自其它细菌的游离DNA掺进敏感菌DNA中,使其表达的蛋白质如PBPs发生改变而导致获得性耐药水平转移。 细菌耐药性 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接合 经性菌毛或桥接水平转移编码多

文档评论(0)

mkt36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