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 节-陶艺的起源和发展-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课件讲义(共7章 节).ppt

02-第二章 节-陶艺的起源和发展-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课件讲义(共7章 节).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第二章 节-陶艺的起源和发展-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课件讲义(共7章 节).ppt

2、龙山文化黑陶 龙山文化的陶器几乎是清一色的黑陶,所以曾被称作“黑陶文化”。龙山文化黑陶的烧造技术十分成熟,陶质坚密,烧成温度很高,在实用的功能上注重造型艺术风格的形成,讲究器形各部分形与线的对比和节奏变化。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罍 杯、壶、盆、碗、尊、罐、盘样样精美。由鬶演变而来的盉、具有蒸煮功能的甗、显示诡异神秘色彩的“鸟喙足”盆形鼎等等,各有意象。龙山黑陶的装饰手法以素面磨光为主,辅之以平行的弦纹,一般不再附加其他装饰手段,显得内敛、简约而又风格高雅。 最具典型的是“蛋壳黑陶”,是我国原始制陶技艺的极品之作,得名于它的器壁薄如蛋壳,陶色漆黑光亮。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典型器形为宽折沿、粗柄包住杯身下半部的高柄杯,此外还有单耳杯、豆形器等。器壁仅厚0.3—1毫米,烧成温度达1000℃左右,显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 第二节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 公元前270年——公元前221年。 其发展线可概括为: 夏陶器——商周的白陶与印纹硬陶——发明瓷器——商周及春秋战国的原始瓷 一、灰陶 灰色和灰黑色的陶器的统称。成型的陶坯在烧制时,控制窑炉成还原火焰,粘土中的金属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陶器的胎体呈现灰色,就称为灰陶。 灰陶因还原焰的控制程度的不同,而呈现灰黑、灰黄、灰褐等不同的颜色。陶土中掺细砂的称“夹砂灰陶”,不掺砂的称“泥质灰陶”。 中国历史上灰陶生产历史最悠久,也是日用陶器中生产量最多的品种。灰陶最早见于距今六千多年前的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夏商周成为日用陶的主要品种。灰陶的生产一直延续至今。 二里头文化因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而命名。根据其时间的不同,又可区分为二里头文化早期和二里头文化晚期。这一时期正与历史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相当。 出土的陶器鼎多鬲少,另有夹砂长腹罐,大口尊,圈足盘、平底盆。豆、小罐等,酒器有觚、爵,盎等。二里头陶器的质料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较多,黑陶 和棕陶次之,红陶已极少出现。陶器成型技术基本上都是轮制,兼有一些模制与手制。常见陶器作炊器用的主要是鼎,罐,甑。陶鼎多为敛口、深圆腹、圆底。三乳形矮足或扁状高足的罐形鼎,但也有极少数敞口,浅腹,圆底,三扁状高足的盆形鼎;陶罐多为敛口、深腹略鼓的平底罐,圆底罐还很少发现,另有极少数日沿上饰有纽状花边的小陶罐;陶甑多为敞口、深腹,平底的盆形甑,罐形甑则己很少见到。 陶器表面的花纹装饰,除部分食器和盛器为素面磨光,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除了有些拍印一些回纹,叶脉纹,涡旋纹,云雷纹,圆圈纹、花瓣纹等图案纹饰外,绝大部分陶器的表面还是饰印篮纹、方格纹与绳纹。那时还盛行在陶器表面加饰数周堆纹,划纹及弦纹。夏文化的标准盛食具这件陶盘于河南省郑州洛达庙遗址出土,功能与陶豆相同,也是盛食具。它是在敞口平底的浅盘下附着了三片上宽下窄的瓦形足,因此又叫瓦足皿。瓦足皿在中原地区发现很多,均系泥质陶,流行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及二里头文化。这一时期正与历史上的夏王朝相当,因此瓦足皿也就成了夏文化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器皿之一。 二、白陶 白陶是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它是用高岭土为制陶原料,因胎中含铁量在2%以下,故烧成后呈白色或接近白色,质地细腻,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至商代因制作技术的提高,使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细,烧制火候的掌握也恰到好处,因而使所烧器物愈加素净美观。 《白陶豆》河南郑州出土。高13厘米,口径22.5厘米,造型端庄凝重,刻有精致的云雷纹和圆形连续图案,为白陶珍品。 白陶器型种类不多,有鬹、盉、爵、豆、钵、罍、壶、卣、觯等。 白陶器在河南豫西一带的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中皆有发现。商代晚期是白陶器高度发展时期,在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等地的商代后期遗址与墓葬中多有发现,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制作也相当精致,胎质纯净洁白而细腻,器表多刻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和曲折纹等精美图案,其装饰方法有刻纹和浅浮雕两种。是仿制同期青铜礼器的一种极珍贵的工艺品。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三、印纹硬陶   先秦时期还流行烧制印纹硬陶,它的原料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粘土,胎质颜色多呈紫色、红褐色、灰褐色或黄褐色。 印纹硬陶鸭形壶 商上海博物馆藏 灰色印纹硬陶。敞口,宽沿内折,高直领,扁圆腹、直圈足,唯腹的前部圆鼓,后部扁圆凸出上翘似鸭身形。腹后部的上翘处与颈肩相接处有一拱形鋬。形制与图一〇鸭形陶壶近似,唯颈部饰弦纹、腹部饰密集云雷纹装饰。其造形有明显的地方特征。 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有的达到烧结程度,少数器物表现呈现出因窑内高温溶化而形成的光泽,似施有一层薄釉。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