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轼——家人教程文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进苏轼——家人教程文件.ppt

走进苏轼 ——家人 制作:翟彬卉 父亲——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年五十八岁。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父亲——苏洵 苏洵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象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后来又陪同儿子两次进京,一次经水路,一次经陆路,遍游了沿途的名胜古迹。 19岁时娶妻程氏,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庆历年间,苏洵进京参加制举考试,不中,又举茂才异等,又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便南游嵩洛庐山,在庐山他游历了东林寺和西林寺,并同这里的两位高僧讷禅师和景福顺长老交游月余。苏洵在庐山同二僧共游居一个多月,并“获高僧言”这件事,苏轼、苏辙都有记载。苏辙云:“辙幼侍先君,闻尝游庐山过圆通,见讷禅师,留连久之。 父亲——苏洵 大概在皇祐初年,苏洵到岷山白云溪拜访了隐士张俞,青城山白云溪是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廷晚年所居之地,文彦博治蜀时安排张俞居住白云溪,显然是张俞对道教有特别兴趣的原因,苏洵与他交游,道家道教大概是其交谈内容之一。 嘉祐初(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 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宋嘉祐三年,宋仁宗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洵推托有病,不肯去应诏。 父亲——苏洵 嘉祐四年苏洵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在丰都参观了仙都观,传说这是阴长生升仙的地方,写有《题仙都观》诗凭吊这个仙人。 嘉祐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陈州(今河南)项城县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卒,即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去世,朝廷追赠苏洵为光禄寺丞。 父亲——苏洵 诗作:《云兴于山》、《有骥在野》、《有触者犊》、《朝日载升》、《我客至止》、《欧阳永叔白兔》《六国论》等。 散文:《颜书四十韵》 文集:《权书》《衡论》《嘉祐集》 父亲——苏洵 云兴于山 云兴于山,霿霿为雾。 匪山不仁,天实不顾。 山川我享,为我百诉。 岂不畏天,哀此下土。 班班鸤鸠,谷谷晨号。 天乎未雨,余不告劳。 谁为山川,不如羽毛。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三字经》里对于苏洵的描述。苏洵是幸运的,创造了中国第一文人家庭的奇迹。 苏洵《谏论》用“跳越渊谷”比喻文人向君王进谏,并认为如采取种种方法或诱使、或逼迫“勇者”、“勇怯半者”、“怯者”都能“极言规失”,国家就能兴旺。毛泽东评论道:“看何等渊谷。若大河深溪,虽有勇者,如不善水,无由跳越。此等皆书生欺人之谈。” 母亲——程氏 程氏出生于四川眉山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父亲、几位兄弟均在朝为官,是当地权势显赫、家贫臣富的豪门望族。 母亲——程氏 汝能为滂,吾不能为滂母乎? ——节录自《女学》卷四第三十六章 滂:即东汉范滂。为官清廉,对贪污之吏皆绳之以法,因而得罪宦官,被攻击为“党人”。 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大杀党人,诏下急捕滂等,滂自诣狱,与母诀,母曰:“你做得很对,死亦何恨!”死时只三十三岁。 滂母:范滂之母。范滂为官清正,为人嫉恶如仇;范母亦深明大义。 你能做古代的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么? 在此篇中,苏母不仅勉励儿子做古代的贤人范滂,而且以自己一定效法范滂的母亲来对儿子加以鼓励。 母亲——程氏 树立榜样,磨炼意志 苏母程氏自幼博览群书,德才兼备,精通古今成败的历史。她出身名门,父亲程文应曾任宋朝大理寺丞。她以其千金小姐之躯下嫁平民之家的苏洵,看中的是苏洵杰出的文才。她精于持家,“不数年遂为富家”,从而使“三苏”父子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她还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做好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的家庭教育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顽强的意志,因此塑造了苏轼一生“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的豁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