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04-1学期南亚系.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4-1学期南亚系

104-1學期 東南亞系 歷史學家與 口述史 歷史學系林蘭芳 2015/11/12 〈ch2歷史學家與口述史〉 保羅?湯普遜(Paul Thompson)著,覃方明、渠東、張旅平合譯,《過去的聲音:口述歷史》(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ina,1999)。 一.傳統歷史學重視口頭證據 口述史像歷史本身一樣古老。 19世紀上半葉(專業歷史學的建立),口述證據的重要性才產生倒退。 過去所有歷史都是口述史。原住民族主要透過口述、歌謠與圖像等來記錄其民族的社會文化與歷史,藉以傳承其生活記憶與智慧。 二.口頭傳統 在非洲原始社會中,法律或神聖典籍由家譜官、記憶官、讚頌官、秘書官等,負責不同類型傳說的保存。另外鄉野地區的吟遊者、說書人也將傳說延續下來。如書中肯特氏族歷史,談他們的遷移、工作、家族成員。 1961年 Jan Vansina的著作Oral Tradition。透過比對相鄰酋長口頭傳述,能揭示一致性 在無文字社會,口頭傳說尤其重要。如古希臘廢棄盔甲的細節、被遺棄的城市名單等,口頭保存了六百年,直到《伊里亞德》文字版流行 .留在底層民眾間的口頭傳統 許多記憶仍保留在人的腦海中,被視為私人的而非公共的,如儀式、名字、歌曲、故事、技能。較低階層的社會群體,如兒童、城市貧民、與外界隔絕的農村居民中。《油炸綠蕃茄》 .文字記載定著了口頭傳統 西元前3000年前開始有文字書寫,有的將口頭傳統固定下來,並產生編年史記載。(左右記言,右史記事) 西元前五世紀希羅多德訪問目擊者來寫戰史 西元三世紀司馬遷利用田野口訪寫《史記》 西元八世紀日本皇室貴族歷史傳說 西元九世紀穆斯林先知回憶的蒐集 三.口傳與文獻並重時期 18世紀啟蒙運動時期,口頭傳統的重要性仍沒有改變。當時各式印刷資料成長,使歷史寫作日益豐富。 伏爾泰重視口傳與文獻(所有的歷史最初都是口頭的),用個人口述來參照書寫歷史。 Sir Walter Scott蒐集農村民謠寫歌謠史,以口述訪談作為歷史小說之資料 三.口傳與文獻並重時期 19世紀中,旅行考察方法作為田野工作記錄。同時在1801 年起,英國開始實施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亦使用訪談調查方法。 馬克斯及恩格斯均使用口述訪談,並運用訪談者提供的書面資料。 當時英國的社會調查,有關倫敦人民的生活與勞動,採用參與觀察。其團隊中另一位成員也用此方法作港口勞工等研究。 英國在殖民地記錄採集土著傳說。美國傳教士也在夏威夷作記錄。日本作《生蕃傳說集》 四.19世紀中葉文獻方法成為專業歷史學科的核心 德國蘭克(Leopold Von Ranke)是歷史學學院式發展的關鍵人物。訓練超過百位歷史學家,其學生在課堂上從中世紀文獻著手。這種專業訓練方式由德國,於1860年代傳播到法國,然後傳播到歐美其他地方,影響所及,樹立了「沒有文獻就沒有歷史」的歷史研究觀念。 現代歷史學專業技能在於書面檔案,研究生活限於圖書館、檔案館。文獻成為歷史學家的專業特長,不必受外人判斷;歷史家可以留在書齋,與社會隔絕,自命具有客觀中立性 四.19世紀中葉文獻方法成為專業歷史學科的核心 英國在研究文獻化這一部分風潮較晚,到二次大戰後研究博士才成為進入歷史學專業的標準方法。 1928年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臺北帝國大學 到20世紀,文獻派就有基礎動搖的問題,因為口頭溝通(如會面及電話)日漸重要,而且文獻因為會開放,政府紀錄常被有意篡改。 五.口述史的復興:電話、錄 音機 技術的變革--科技對學術研究的影響 第一個重點地區北美:1920年代美國芝加哥學派,在城市社會學中採用直接訪談、參與觀察、文獻研究、繪圖等方法。其中運用於犯罪青年自訴悔罪生活故事,以及對年老受訪者做移民口訪,以取得長期社會變遷資料。波蘭也進行了有關農民與失業者的口訪。 要之,社會科學注重訪問方法。1920-30年代,人類學參與性觀查,探查生活史、深度訪問、配合問卷從事社會調查。 美國聯邦政府也在1930年代新政時期進行生活經歷訪談,對象為以前的黑奴、工人及定居的移民。 另一方面則是美國人類學的發展,1950年代耶魯大學人類學家與心理分析家合作,對美國印第安人進行生活史的訪問。 五.口述史的復興:電話、錄音機 1948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則將口述歷史應用於政治史,從事以退休政客為主的私人資助主題訪談。 到1970年代以後,美國再從事於印第安人歷史、黑人歷史、民俗學,並擴展至婦女史等新領域。 英國則以公部門的支持為主,直至1980?年代才建立自己的聲音檔案館,作為大英圖書館的一部分。 歐洲、拉丁美洲、澳洲及亞洲等地也有發展,如中國1950年代起對共產黨革命回憶的蒐集。 六.口述史在臺灣史學界的應用 (一)官方與民間單位的從事 哥倫比亞大學—唐德剛《李宗仁回憶錄》、《胡適口述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