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教学的环节和策略讲解材料.ppt
怎样上作文指导课:导写法 师:哟,你们都会啊?我们都用这个方法,也就没新意了。还有新方法吗?(生沉默)我们这学期学过一篇课文,《十六…… 生:用《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方法。 师:对啊,我这正好是27年前的回忆。瞧,这么多开头方法,全是你们自己找到的,我今天来教你们,结果你们倒教会了我不少知识。 怎样上作文指导课:导写法 生:我的题目是《朋友,你在哪里》。 师:这个题目好啊。知道为什么吗? 生:不知道思念的人在哪里,这样的思念更让人心痛。 生:我的题目是《我心中流淌的爱河》。 师:哟,你把《妈妈的爱像小河》和《眼泪在心中流淌》两个 题目组合成了新题目。这就是创新,你会成为发明家。 生:我的题目是《爱的奉献》。 师:好题目!你是借用—— 生:我的题目是借用歌曲的题目。 师:你很会“偷”。这是一种技巧,当然不是偷窃,那是犯法的。 听了她这个题目,我想到了一个开头…… 生:爸爸的思念在我心里,我的思念在爸爸的心里。 师:很有诗意的开头!比我的好。再猜一猜我的开头。 怎样上作文指导课:导写法 出示参考题目—— 《妈妈,回来吧》、《妈妈的爱像小河》 《眼泪在心中流淌》、《妈妈,别何抛弃我》 《心里话儿对谁说》、《亲情无价》 生齐读《妈妈,回来吧》,缺乏感情,范读,教读,学生找到了感觉,读得很好,依次读后面的题目。该读《妈妈,别抛弃我》之前,我突然叫停说道:“唉,这个题目太残忍了,我把它擦去算了!” 这绝不是我课前的预设,而是灵感,是这堂课孩子们的思念之情震撼了心灵而突然间萌生的灵感。 家乡变化题材习作题目 (1)谁不说俺家乡好 (2)故乡行 (3)走在乡村小路上 (4)昨天今天明天 怎样上作文指导课:导写法 怎样上作文指导课:导写法 《妈妈,回来吧》 作文指导课的结束——虚张声势。 作文指导课的结束——余音袅袅。 怎样上作文指导课:结课 怎样上作文指导课:结课 师:思念代表的是你的爱,一旦心中有了爱,写的时候就会有说不完的话,唰唰唰,很快就写出一篇好作文。看着自己写的好作文,你就会情不自禁地唱:“喜唰唰——喜唰唰——”。有信心写好的同学请举手!(学生齐刷刷地举起手)好啊,大家齐刷刷地举起了自信的手,我的心里真是喜唰唰啊! 注意:规范学生的写作状态 训练学生进入用心、静心的写作状态 不翻字典 不问老师 不问同学 膏药一张,各人熬法不同。掌握火候! 用心做学问,作文先做人; 我手写我心,下笔如有神。 35)36计之情感计:动之以情 生:以前,我家很穷,我想吃水果,可是家里没钱(开始哭泣)妈妈用卖头发的钱给我卖水果。 师: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我小时候家里也很穷哪!我们父子俩一共走了120里山路,就为了节约9毛钱!所以,我们要读书,像老师这样,靠知识改变命运。大家跟我说:知识改变命运。 生:(齐)知识改变命运。 师:说得不够有响亮,再来一次! 生:(齐)知识改变命运。 师:知识改变我的命运! 生:(齐)知识改变我的命运! 师:知识改变我家的命运! 生:(齐)知识改变我家的命运! 润物无声指的是语文教师语言的感染力 有激情——有文采——能煽情 语文老师姓“语”+语文课堂姓“语”=学生姓“文” 作文课上的语文老师 36计之题材篇 作文生活化 生活作文化 小结:确定题材的思路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从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出发。 三、怎样批改作文 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 肯定习作闪光之处,精妙之处。 三、怎样批改作文 作文评分要灵活,一是因人给分,二是因文给分。 分数出来以后,一定给高分学生鼓掌,给进步大的学生鼓掌。 怎样写作文批语 关于教师批语(1): 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恰当,层次是否分明,语句是否通顺等。 这类评语往往可以放在任何人的任何文章中,忽视了培育人、发展人的要求,僵化教条的语言很难激发学生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写作心态的引导和人格的培养。 怎样写作文批语 关于教师批语(2) 作文批语要实现与习作者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