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_教育与社会发展.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课 程 内 容; 近代以来西方教育中关于在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之间的抉择与统合的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思潮。 大抵在18世纪至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人本位”说占优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本位”说勃发,同时,“儿童本位”说复兴。;1 “人本位”说 背景:18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勃兴,各种近代社会思潮以迅猛之势撞击陈旧的观念,锋芒指向中世纪扼杀人性的宗教教育。 演化:18世纪卢梭自然主义的教育构想,塑造了“个人本位”教育的原型。《爱弥儿》(1762)——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裴斯泰洛齐和康德把卢梭的“个人本位”教育学说带向新世纪,并各对卢梭的浪漫主义构想进行异曲同工的改造。——19世纪衍生出许多新的“个人本位”说的亚种:赫尔巴特,福禄倍尔、斯宾塞《教育论》(1861);卢梭“个人本位”说原型:发展人自身、尊重个性、遵循自然、注重自律。→经过一系列改造,自然教育理论的浪漫主义色彩大为淡化,“个人本位”说日趋实用化、“社会”化。;2 “社会本位”说 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社会本位”说在欧洲的德国、法国以及在美国大致同时应运而生。 德:19世纪60年代“回到康德去”的动议——70年代“新康德主义”——80~90年代以纳托尔普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社会本位”的教育论,贝尔格曼的“社会本位”说 法: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迪尔凯姆的“社会本位”说 美:杜威教育思想(试图超越“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界限,实际倾向于“社会本位”);基本假设: (1)教育之所以存在系出于社会的需要,个人如果离开社会本无价值可言。 (2)人的潜在能力毕竟有限,教育所应传递的文化,主要是根据社会需要添加的东西。 (3)个人若离群索居,将无法生长。要使个人得到发展,就需使其参与社会活动,置身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为此,应使学校成为一种适于个人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学校成为“社会的雏型”。 (4)尽管要使学生置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培养社会角色的意识与能力,但不应施加过分的外???限制与强制,而应引导学生自律。; 在“社会本位”说问世之初,“人本位”说又以新的面貌重整旗鼓:20世纪初标榜“儿童中心主义”的欧洲“新学校”运动与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起。 两者并行不悖,教育依然处于在社会与个人双向缠绕的困惑之中。;(二)“人本位” 与“社会本位” 教育取向辨析 两难问题,原因在于迄今为止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还存在矛盾。“社会本位”论者强调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虽然不无视个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但在他们看来,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冲突,才需要借助于教育去消弭冲突;“人本位” 论者则强调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虽然并不无视社会利益,但主张在发展个人的基础上促进社会进步。 “文化本位”、“精神本位”、“人格本位”……其实是以另一种解释回避客观存在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些观点并非空论,“人本位”之于英国、“社会本位”之于法国、“文化本位”之于德国,都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传统发生影响。 但是,其实都把“个人”与“社会”抽象化了。哪一些个人?谁的社会? 皆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共同背景。资本主义社会有发展个人的需求(这是“人本位”说的社会根源),但资本又成为这种需求的限度。此外,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现存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样既有发展个人的需求,也成为个人发展的限制。这才导致不同价值取向的争议。 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本位”与一般的“社会本位”又有所不同。;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所以,不赞成脱离社会背景孤立地考察个人问题,也不相信离开社会需求与社会条件可以造就出理想的个人。 ;我国现阶段尚存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国家在经历诸多磨难之后创伤犹未完全愈合,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社会与个人之间抉择与统合的困惑。 我国如何抉择? (1)历史上单向抉择、“一边倒”的教训。 (2)片面追求升学率既使教育同社会脱节,也限制个人全面发展。 (3)我国的“方针”对“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规定往往只偏重一个方面,其实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学校功能均以兼顾为宜。 (4)不赞成多谈“社会本位”或“人本位”,但对于还在进行中的议论,宜在争鸣中增加共识。;有待澄清的实际问题:中国学生(何止学生)至今还有西方学生所没有的许多自由,都是有害于个人发展的自由。不妨说,中国学生缺乏的是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轨道上的自尊、自主、自立、自律的自由个性。(陈桂生,2007);(一)教育与经济 1 教育与生产力 (1)教育受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