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行为主义.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 主要论著 1913年 《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1914年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 1919年 《行为主义心理学》 1925年 《行为主义》 1928年 《行为主义的方法》 (一)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假设 有关人类发展的结论应该基于可观察的外显的行为,而不是基于不可观察的无意识动机或认知过程的内省。 (二)关于心理发展的核心观点 心理的本质是行为,所以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即是行为模式建立且复杂化和行为积累养成习惯的过程。 否认遗传、本能对行为的影响,强调环境对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决定作用。 人格即是个体各方面行为习惯系统的产物。 心理发展不具备阶段性。但儿童早期是发展的重要时期。 (三)理论要点 1、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行为 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行为:一种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应(R)。 这种机体反应的本质是人和动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 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从刺激可预测反应,从反应可预测刺激。 四类反应: (1)外显的习惯反应 (2)内隐的习惯反应 (3)外显的遗传反应 (4)内隐的遗传反应 2、关于行为、习惯、人格的形成 行为的获得是经过学习建立条件反射的结果。 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形成某方面一系列条件反射的结果。 人格是行为习惯系统形成的产物。“人格由占支配地位的习惯所构成”,“人格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3、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 情绪发展的研究课题: 1、重点是研究儿童在三种本能情绪反应(怕、怒、爱)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 2、重视儿童嫉妒和羞耻的情绪行为研究。 4、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决定因素 “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秉性以及他的宗教如何” 5、否认遗传对发展的作用 “在心理学中再不需要本能的概念了.” 辨析: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6、重视早期训练 早期训练的不同使人们的行为更加不同。 “甚至如智力、才能、气质、人格特征等,也是由学习而获得的,大致是在摇篮时代学得的。” 7、发展不具有阶段性 发展是儿童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的一个量变过程,因而不会体现出阶段性。 (四)理论评析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发展观 斯金纳传略1904—1990) 193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1937—1945年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 1945—1947年任印第安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1947年重返哈佛大学,被聘为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1968年美国政府授予他最高科学奖励——国家科学奖章。 (一)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1、操作性条件反射 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操作性行为: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 应答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1、操作性条件反射 2、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1)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 (3)强调及时强化。 (4)强化技术: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积极强化:由于一个喜爱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 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 消极强化:由于一个厌恶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 目的(作用效果)都是为了增加反应(期望行为)出 现的概率。 惩罚:目的在于减少消极行为出现的次数。 3、心理(行为)发展是非阶段性的。 发展是由个体独特的环境所塑造的连续的行为改变过程,且个体间有很大差异。 (二)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理论的实践应用 1、育婴箱 2、《沃尔登第二》 3、行为矫正 4、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三)对斯金纳理论的评价 贡献: 1、发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现象,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2、强化理论深入、具体且系统性很强。揭示出的强化规律客观可靠。 3、程序教学推动了个体化教学形式的深入研究。 局限: 1、只注重描述行为,不注重解释行为;只注重外部反应和外部行为结果.而不探讨内部心理机制。 2、倡导的程序教学,其实践效果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好。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