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_克莱因.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精神分析发展之 克莱因 1、克莱因的生平简介 2、克莱因的理论 3、对克莱因的评价 4、当代克莱因派的思想 1900年前后她在维也纳大学学习艺术和历史,早年曾经希望学习医学. 1914年她第一次接触到弗洛伊德的著作就对精神分析产生了极大地兴趣. 1917年接受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费伦茨的分析,并受其鼓励而立志从事儿童精神分析. 1921年应亚伯拉罕邀请到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儿童治疗专家. 1922年加入柏林精神分析学会. 1924-1925年跟随亚伯拉罕学习精神分析. 1925年应琼斯的邀请到伦敦讲学,并于次年移居伦敦,在伦敦精神分析学会一直工作到去世. 克莱因(melanie klein,1882-1960) 德裔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 克莱因是对象关系学派的创建者。她的学术大约分为三个时期: (1)1919-1932年,她用自己的游戏疗法进行儿童精神分析对于俄狄浦斯情结的早期阶段和超我的早期出现进行了探索 (2)1933-1945年,对于发生在生命第一年里的正常发展的危机理论进行了重新组织,发现了抑郁性心态和躁狂防御机制 (3)1946-1960年,研究了出生三四个月的婴儿的发展,发现了偏执-分裂样心态 克莱因的理论 克莱因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她基于弗洛伊德之思路,所发展的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 Theory, ORT)。 对象与对象的关系 性欲 羡嫉 幻想 心理机制 对象 部分对 象内投 整体对 象内投 好对象 坏对象 母亲 乳房 母亲整 体形象 好乳房 好母亲 坏乳房 坏母亲 自我 部分自我 整体自我 好自我 坏自我 克莱因所说的对象是指外部的真实对象,或外部对象的内在心理表征,或儿童自身分离出去并被客体化的一部分.对象关系与对象之间的联系方式,或者是”我”与”非我”之间的关系. 对象和对象的关系 她用心态取代阶段,意思是我们不是从阶段发展而来的,而是发展自两种心态: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性心态。二者之间存在张力,所以,在人的一生中,总是不断从一种心态发展到另一种心态. 克莱因的上述观点暗示了她所描述的现象不是一种简单的过度阶段,而是具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包含了贯穿人的一生的对象关系.焦虑和防御. 性欲 克莱因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歧异,克莱因开辟自己的道路之处,在性欲方面表现得最为清晰.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性欲关系到快乐,权利和恐惧. 在克莱因的框架中性欲关乎爱,破坏性和修复.男人和女人深深地关注自身的爱与恨能力之间的平衡,关注自身保持客体存活的能力,他们对好的事物和生命力的内部感受. 羡嫉 克莱因指明羡嫉产生于受挫的原始的爱和钦慕,且不像贪婪那样具有强烈利比多成分,羡嫉中弥漫着死亡本能。 羡嫉是一种愤怒的感觉: 另一个人拥有、享受某些所欲求的东西——羡嫉的冲动是要去夺走它或毁坏它;更甚者,羡嫉意指只介于主体和某人之间的关系,且返回最早与母亲的排他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有一个基本假设:婴儿即使是刚出生时,就拥有一种积极的幻想生活。这些幻想是潜意识本我本能的精神象征。它不同于意识层面的幻想,克莱因称之为无意识幻想(unconscious phantasy)。 幻想 心理机制 1)投射 是一种心理过程或幻想过程,藉此婴儿相信在现实里有某一客体具有某些婴儿本身感受的特质 2)内摄 是婴儿从外在世界中所感知而后藉以放到他或她自身里面去的心理幻想。 3)分裂 指分离或隔开感受与自体各面向。 4)投射认同 婴儿试图防卫自身的另一方式是借着幻想过程把自己内在世界强加到所幻想的外在世界上然后再内化该个世界。 5)内化 一个人将外在世界的内射部份加以组织,并成为心理上有意义的架构。 克莱因认为有三个重要的内化项目: 自我(ego)——克莱因认为自我很早即有能力感觉到破坏和爱的力量,并藉由分裂、投射和内射等防卫方式来处理这两股力量。因此,婴儿与最初客体(乳房)的关系是未来自我发展与日后人际关系的原型。 超我(superego)——克莱因认为超我和恋亲情结是一起成长的,只是真实的罪恶感必须在恋亲情结结束后才会产生,时间差不多在 5-6 岁,年幼儿童的超我比较年长儿童的超我更严酷,她相信早期的超我产生的不是罪恶感而是恐惧感。 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克莱因认为恋亲情结开始于出生后的几个月,到了性器期达到最高峰,约 3、4 岁。她强调在恋亲情结这段期间,儿童保有对双亲正向情感的重要性。 内化 *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