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 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2008~2015) 基础医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和疾病状态下的器官、组织及细胞的改变。它包括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射医学及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七个二级学科。 北华大学基础医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共有四个基础医学二级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目前拥有3个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4个北华大学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承担7个本科专业、6个研究生专业及临床专业留学生的教学科研任务。为了适应现代化高科技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基础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国家、吉林省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和北华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有关精神,特制定本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基本概况 1.1 本学科已有的工作基础和水平 1.1.1 具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 本学科现有人员7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8人(含高级实验师)、讲师26人(含实验师)、助教9人;博士10人,硕士28人(含在读博士1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比率为71%。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队伍中有北华大学教学名师2人,学科带头人8人,中青年骨干教师13名,硕士生导师18名。见表1和表2 表1 基础医学学科各方向主要学术骨干信息 序 号 方向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职 称 学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盖晓东 女 46 教 授 博士 孙 新 女 40 教 授 博士 刘玉和 男 49 教 授 学士(在博) 罗 速 女 52 教 授 博士 董志恒 男 40 教 授 博士 芦丽莉 女 43 教 授 硕士 病原生物学 李咏梅 女 43 教 授 博士 李明成 男 43 教 授 博士 王艾琳 女 44 教 授 硕士 10 李 薇 女 47 教 授 硕士 11 陈 曦 女 40 副教授 博士 12 张逢春 女 45 教 授 硕士(在博) 13 宋玉国 男 46 教 授 硕士 14 免疫学 艾金霞 女 39 副教授 硕士 15 张 适 男 37 副教授 博士 16 李 坚 男 45 副教授 学士 17 何 欣 男 51 教 授 学士 18 潘安娜 女 52 教 授 学士 19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张忠芳 女 44 教 授 博士 20 曲 娴 女 44 教 授 硕士 21 温玉新 男 40 副教授 硕士 表2 基础医学学科学术队伍结构 结 构 类 别 人数 比例(%) 职称结构 教 授 副教授 讲 师 助 教 19 18 26 9 26.4 25.0 36.1 12.5 年龄结构 51~60 41~50 31~40 ≤30 7 23 34 8 9.7 31.9 47.2 11.1 学历结构 博 士 硕 士 10 28 18.5 51.9 1.1.2学科基础扎实,研究方向稳定,科研成绩突出 基础医学现有3个二级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4个校级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本学科1973年开始本科教育,1985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紧跟本领域发展趋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形势,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实践中凝练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肿瘤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经国内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如“柴胡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肝肿瘤标志物与肝癌早期诊断” 均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中柴胡对肿瘤细胞多药逆转作用研究是国内外首次报道。目前该研究方向已完成3项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课题,发表2篇被SCI收录的论文;在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以多胺为靶向载体的给药系统的合成与构效研究”和4项省科技厅、卫生厅课题。 (2)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方法学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经国内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如06年完成“肠出血性和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4HPR和维生素A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诱导该细胞凋亡的研究” 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该研究方向已完成2项省科技厅课题,发表1篇被SCI收录的论文;在研1项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抗生素在儿科使用状况和细菌耐药性检测的研究”和4项省科技厅、卫生厅课题。 (3)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学研究 目前已完成2项省科技厅课题,发表5篇被SCI收录的论文,出版《糖尿病性心肌病》专著1部;在研6项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