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小城镇建设问题思考
关于小城镇建设问题思考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三农问题
摘要:乡镇企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的相互结合,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缩小城乡差别。小城镇的聚集功能、经济带动、辐射功能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增收诸多功能日益显著。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进程这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755(2009)01-0082-02
一、小城镇建设离不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高度重视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随着我国工业结构的大调整,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崛起的小城镇开辟了城市化的新进程。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上升了12.5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625个百分点。小城镇的数量由原来的2,173个,增加到1.82万个,如果再加上4万个乡政府所在地,以及一部分在行政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集聚地,小城镇的总量已达到5万多个。在目前的小城镇中,有近90%是1978年之后增设的,年均增设820多座,增速迅猛,现已形成了相当于全国37%的城镇人口,有效地分流了大中城市的压力。由于城镇数量的增加,我国市镇总人口也增加了2.1亿人,据推算,其中被小城镇吸纳的人比城市的要多1/4左右。城镇之所以发展快速是由于我国乡镇企业的快速增长。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乡镇企业的特殊的地缘优势,它对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经济以及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乡镇企业尤其在1980年代发展非常迅猛,1984-1988年期间,转移农村劳动力6,310万人,年均转移1,262万人;乡镇企业第二个发展高潮的1992-1995年期间,共转移3,247万人,年均转移812万人。这两个时期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占向乡镇企业累计转移人数的89%,截止2003年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1.36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8%。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6,68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4%,乡镇企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目前,乡镇企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总量,成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和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二、小城镇建设将促进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差别加大,城乡分割政策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以隐性形式滞留于农村,造成大部分农村的贫困与落后。“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就是农村存在着较大的贫困面,农民的收入太低,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三农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有数据显示,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91,2002年为1:3.11,2003年将扩大为1:3.2。到了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8倍,在2007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已达3.33:1的历史高位。据专家估计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福利因素考虑进去,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5倍,甚至是6倍。而且,约占60%的主要靠农业收入的纯农民的收入都在平均数以下,其中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提高。我国土地又较为紧张,占60%多的人生活在农村,必然造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过剩。从我国劳动力城乡分布和劳动力总量来看,中国现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高达2亿多人,按照今天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我国农业只需1.3亿劳动力就足够了。面对目前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已经不能解决这些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么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队伍单靠农村本身已经无法消化了,只有依靠转移就业,才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实现了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已初步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由于城乡改革的逐步推进,虽然城市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是,城市本身也面临着失业、下岗人员这巨大的就业压力,在现有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下,进一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的步步深入,工业部门大多处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的转轨阶段,自然其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也就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城市失业率长久居高不下,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