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数感培养讨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小学生数感培养讨论

关于小学生数感培养讨论   “老师,操场上的人好多呀,有100多人吧?”(实际上是上千人。)“我的手有1米宽。”“他跑得很快,1分钟跑1米。”……这样的笑话在课堂上比比皆是,让人哭笑不得!我们在感慨之余不得不反思:这是怎么了?学生怎么对“数”就没有概念呢?根源是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原来都是“数感”惹的祸。   黑龙江小学教育论坛2年级数学备课室应广大教师的要求,以人教版2年级下册第5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为依托,在“小学教研在线”网络视频会议室进行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从对数感的再认识以及从哪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教材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一、对数感的再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指出,数感的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解释。现在课标实验稿中又作了一定的调整,下面我们作一比较:   课标实验稿: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课标修订稿: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在大同的基础上还是存在着小的差别。修订稿中充实了数感中“数”的表达,补充了更多对数量的表述。这一字之差,应该远不止这么简单,对于这样的修订我的理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数多是伴以数量的形式的出现,研究单纯的数较少,如在线300人、2个小时、100千克、5米等都是数量。而且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研究也多是以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的。而这种把数与量联系起来,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更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意义,而这种对数的感悟自然也会慢慢得到发展。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水平得到一定的发展的时候,学习的内容也就逐步由具体走向抽象――一种纯数学的研究。      二、培养学生数感的途径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述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进行具体的操作,如何把培养学生的数感落实在真真切切的课堂中,这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以下是参与研讨教师的发言:   1.创设情境培养数感。   创设有助于儿童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再现数的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达到让学生把握数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梁宏茹: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分别展示一个正方体、10个正方体、100个正方体、1 000个正方体,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课件直观演示,对“千”这个较大的计数单位有了感性认识,清楚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实际意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及操作活动,结合迁移、推理等方法领悟出“十个百是一千”。例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数量在1 000左右的数据进行汇报。比如,我们哈尔滨市花园小学就有将近3 000名学生,那是3个1 000了。再如我们每天练习100道口算,10天就能练习1 000道了等等,无一不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数学就是这样的无处不在。于是“数”成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杜慧颖:在教学本单元的知识时,教师要着重体现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基础。我觉得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并且体会万以内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而且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并能进行估算。比如,在教材67页安排了一幅体育馆召开运动会的情境图,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让学生通过猜猜体育馆大约能装多少人,培养他们的估计意识和能力,为引出万以内的数作准备。另外我们也可以借助北京奥运会场景的图片,把它制成课件或幻灯片放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思考并说一说,根据画面上的内容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时也能为万以外的数的认识作准备。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