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因工程》 第3章 人体感知及其特征 内容大纲 感觉与知觉的特征 视觉机能及其特征 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其他感觉机能及其特征 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3.1 感觉与知觉的特征 3.1.2 感觉的基本特征 1 适宜刺激 2 感受性和感受阈限 3 适应 4 余觉 5 相互作用 6 对比 1 适宜刺激 2 感受性和感受阈限 感受性:有机体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以感觉阈限来度量。 感觉阈限:刚好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值。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低,感觉越敏锐。 3.1.3 知觉的基本特征 1 整体性 2 选择性 3 理解性 4 恒常性 5 错觉 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1)接近 2)相似 3)封闭 4)连续 5)美的形态 8. 视错觉 ? 是指观察注意对象所得到的印象与实际注意对象之间出现差异的现象。 视错觉由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决定。 如,长短错觉,横竖错觉、方位错觉、对比错觉。 3.2.4 视觉特征 1.疲劳程度:水平优于垂直。 2.视线变化习惯:左—右,上—下,顺时针。 3.准确性:水平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更准确。 4.观察情况的优先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视区 内的仪表布置必须考虑这一点。 5.设计依据: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6.接受程度:直线轮廓优于曲线轮廓。 7.颜色的易辨认顺序:红、绿、黄、白; 颜色相配时的易辨认顺序: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 3.3 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3.3.1 听觉刺激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音,声音的声源是振动的物体。 2. 动态范围(声音的强度) 听觉声强的动态范围=正好可忍受的声强 / 正好能听见的声强。 (1)听阈:在最佳的听闻频率范围内,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刚刚能听到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的最低声强Imin。 (2)痛阈:对于感受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开始产生疼痛感的极限声强Imax。 (1)与(2)都与频率有关系,是在某一频率下的听阈值或痛阈值。 (3)听觉范围:由听阈和痛阈两曲线所包围的听觉区,见图3-14。 3.方向敏感度(双耳效应) (1)时差:?t=声源到两耳的时间差。人耳可觉察到的声 信号入射的最小偏角为3°。 (2)人耳对不同频率、不同方向的声音的感受能力不同。由于头部的掩蔽效应,造成声音频谱的改变。 3.4 其他感觉机能及其特征 3.4.1 肤觉 肤觉是仅仅次于听觉的一种感觉,可感受多种外界刺激,形成多种感觉。 1. 触觉,见图3-15和图3-16。 2. 温度觉 3. 痛觉 3.4.2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系统包括耳前庭系统和运动觉系统,可感受身体和四肢所在位置的信息。 3.5 记忆、思维 3.5.1 记忆 3.5.2 注意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在人机系统中,许多事故的发生都可以从注意上找原因。例如,飞行员在追击敌机时可能由于没有注意到高度表指示的变化而发生毁机事故;汽车司机可能由于只顾前方道路变化而没有注意到侧旁情况碰到路旁的行人或车辆;打字员会由于与人谈话而打错了字,等等。 注意被认为是人信息处理的一个瓶颈。 注意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信息处理过程发生影响:选择性、集中性和注意分配。 1. 注意的选择 人不可能对所有信息源传播的信息同时加工。既然有选择,就必然有漏失,重要的是做到注意对象的最佳选择或最佳取样,就是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价值。如,现代复杂人机系统中,控制室或控制台上往往有成千上万的信息显示器,人的能力资源有限,要时刻不停地注视每个信息显示器的变化是不可能的,操作者要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就要从多种信息源中最有效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 2. 注意的集中 人的注意可用探照灯作比喻。探照灯聚焦后的光束投向一定方向,投光区正中最亮,被照物看得最清楚,离开中心光线渐暗。人集中注意时,其注意范围也有中心与边缘的区分,落在注意中心的刺激,得到最有效的信息加工;邻近注意中心的周围刺激,人也能知觉到,并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加工;落在注意边缘外的刺激,人一般意识不到,不可能进行信息加工。 3. 注意的分配 注意分配是指人在同一时候能把注意分配到一个以上的对象上,即所谓一心二用或一心多用。如,学生上课时要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打字员要一边击键,一边要看材料。注意分配是注意集中的对立物。一般来说,不利于注意集中的因素,都有利于注意分配。刺激的空间位置、相似程度、刺激强度、语义内容等,既是影响注意集中的因素也是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此外,对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