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非勺型高血压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述一非勺型高血压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高血压病(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又称原发性高血压, 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1]。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高血压病可带来脑卒中、心脏病及肾损害等严重的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正常人群血压曲线为双峰一谷变化曲线, 未失去昼夜节律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仍保持这种变化曲线,称为勺型高血压( dippers) ;失去正常节律的患者, 夜间血压较高, 称为非勺型高血压( non-dippers)。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非勺型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密切,其较勺型高血压危害更大。 1 高血压病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140mmHg 和/或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 级。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更强调了高度重视心血管危险因素,主张应根据患者高血压的分级以及患者的危险因素,是否有亚临床器官损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等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初始危险水平确定。其将总的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总危险通常以10年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表示。高危和极高危患者指:①SBP≥180 mmHg和(或)DBP≥110 mmHg;②SBP160 mmHg,但DBP较低(70 mmHg);③糖尿病;④ 代谢综合征(MS);⑤≥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⑥≥1个亚临床器官损害;⑦明确的心血管或肾脏疾病。 正常人群血压曲线为双峰一谷变化曲线, 未失去昼夜节律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仍保持这种变化曲线,最高血压出现在早晨, 最低血压出现在夜间, 称为勺型高血压;失去正常节律的患者, 夜间血压较高, 称为非勺型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100%,可用于判断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状况。夜间血压下降率小于10%属昼夜血压节律减弱或消失(即非勺型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大于或等于10%属昼夜血压节律正常(即勺型高血压)[2]。 2 高血压病的流行状况 2.1 高血压病在世界的流行状况 世界各地高血压病患病率不尽相同,欧美地区患病率较高,亚洲、非洲患病率相对较低。据世界卫生组织MONICA方案的调查材料,欧美国家成人(35~64岁)的高血压病患病率在20%以上,同一国家不同种族间患病率也有相差,如美国黑人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白人的两倍。美国1999~2000年调查显示,至少有6500万成年人患有高血压,总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1.3%,比1994年的28.9%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2]。Kearney PM等2004年报告:高血压患病率最低的是印度的农村地区(男性3.4%,女性6.8%),最高的是波兰(男性68.9%,女性72.5%),欧美发达国家高血压病患率普遍较高,约20%~50%[3]。亚非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低,如新加坡为14.1%,日本40~69岁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为25%,非洲地区患病率为10%。发达国家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现在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世界疾病谱和疾病死亡谱已发生变化,心血管疾病逐年增多。当前高血压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已趋于平衡或呈下降之势,而发展中国家高血压发病率正在快速增长中,如坦桑尼亚等国家高血压相关调查显示了这种趋势[4]。 非勺型高血压病患者在西方国家约占17%~40%,尤其是老年高血压、重度高血压及有明显靶器官损害者, 其血压昼夜波动幅度减小或消失。在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移植及自主神经衰竭等患者中昼夜节律则几乎消失。Cuspidi等的对照研究表明,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尽管“勺形”和“非勺形”高血压患者临床测定的24及48小时血压水平相似,但夜间血压下降减少在某些靶器官损害中起重要作用,如左室肥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等。Verdecchia等对 1187例高血压患者和205例血压正常者进行ABPM后进行了7 年的前瞻性随访观察,证实“非勺形”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勺形”高血压患者[5]。因此,对非勺型高血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2 高血压病在我国的流行状况 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