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略论郑及下西洋的船.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郑及下西洋的船

略論鄭和下西洋的船 鄭鶴聲、鄭一鈞 鄭和下西洋的船,是鄭和航海史研究中的重要問題,尤其是關於鄭和船隊中的寶船究竟有多大,近來各種意見比較分歧,頗有爭論。《明史·鄭和傳》上記載,鄭和出使諸國,曾“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這一說法究竟可信還是不可信,成為人們爭議的焦點。由於建造寶船的詳細技術資料早已失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是有一定難處。本文針對學術界對此問題的一些觀點,就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船的若干問題,發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供討論。 鄭和下西洋,組建了前所未有的世界上最龐大的遠洋船隊。鄭和使團每次遠航,一般由六十三艘(一作六十二艘)大、中號寶船組成船隊主體,加上其他類型船隻,共“乘巨舶百余艘”(鄭鶴聲、鄭一鈞:《鄭和下西洋資料彙編》上冊,第42頁,齊魯書社,1980年)其中以第一次下西洋乘海船二百零八艘(《嘉靖太倉州志》卷二十四),為我們目前所知七下西洋中動用船隻最多的一次。鄭和每次出使,乘船既然多達一、二百艘,這些船又依尺度、容量、所有櫓的數目、用途以及產地的不同,歸結為各種船型。所以,鄭和船隊實際上是一支龐大的混合船隊。這支船隊船的名稱,據各種史書記載,有的叫做“寶舡”、“寶船”、“寶石船”、“寶舟”、“龍船”、;有的叫做“巨舶”、“巨舟宗”、“巨艇”、“大舶”;有的叫做“海舶”、“海船”;有的則稱為“大八櫓”、“二八櫓”、“八櫓船”等等。官書上通稱為“寶船”,亦有稱為“寶石船”的。祝允明《前聞記》所記“清和”、“惠康”、“長寧”、“安濟”、“清遠”之類,是為船的正規名稱,每一名稱之後,又有數序一、二、三……等號;這與清代所造海軍艦船名“定遠”、“經遠”、“來遠”、“致遠”、“清遠”、“平遠”,以及“左隊一號”、“左隊二號”、“左隊三號”……“右隊一號”、“右隊二號”、“右隊三號”……之類相似。我們從鄭和船隊的正規名稱及其數序上,又可以看出這是一支組織嚴密的混合船隊,便於海上統一指揮。為論述方便起見,我們將鄭和下西洋的船,按用途大體分為寶船、戰座船(一千五百料、二千料海船)、糧船、水船數種。 一、寶船 在有關鄭和下西洋的史料中,寶船具有兩種涵義,一是鄭和船隊的總稱,即以“寶船”來概括船隊中各種尺度、各種類型的船,取意將鄭和船隊中所有船隻統視之為“西洋取寶之船”(《明史》卷三三二·坤城傳)像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發佈詔令:“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明仁宗實錄》卷一上)指的是停止整個鄭和船隊進行下西洋的航海活動。二是鄭和船隊中形體最大、並在多種史籍中留下了長、寬尺度的大、中型寶船。本文所論述的,即屬後一種涵義上的寶船。據明鈔說集本馬歡《瀛涯勝覽》卷首記載:“寶舡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明鈔說集本《瀛涯勝覽》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馬歡書的比較早和比較完善的一種版本。1934年,馮承鈞在出版了《瀛涯勝覽校注》一書後,始從北平人文科學研究所發現所裏收藏的這一版本與其他校注《瀛涯勝覽》時所用的三種版本——記錄彙編本、國朝典故本、勝朝遺事本相比較,馮承鈞指出“其足以校訂《瀛涯勝覽》之文甚多”,對之十分珍視,為“前此校勘時惜未早見此本”(馮承鈞:《星槎勝覽校注·序》),而深感遺憾。在1936年出版《星槎勝覽校注》一書時,馮承鈞首先在占城國條注中引用了明鈔說集本《瀛涯勝覽》卷首對寶船尺度和下西洋人員組織的記載。馬歡在鄭和使團中任翻譯,曾三次隨鄭和出使,“曆涉諸邦,其天時氣候地理人物,目擊而身履之。”(馬歡:《瀛涯勝覽·序》)對下西洋諸事,十分明瞭,其所記寶船尺度,為當事人第一手資料,可以憑信的。在其他明代人的著述中,如顧起元《客座贅語》、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以及《鄭和家譜》裏,對寶船尺度均有與馬歡書相同的記載。其中《鄭和家譜》是鄭和在雲南的子孫世代相傳下來的,1936年在雲南玉溪縣鄭和後裔家裏發現。家譜從鄭和“以其兄馬文銘之子立嫡,名鄭賜,字恩來”開始,以下空白,由後輩子孫一代續填,到發現這本家譜時,已續填至第十六世孫鄭興貴、鄭興旺。在這本家譜上,除記有寶船尺度,還記有下西洋人數及使團人員組織的詳細情況,與馬歡書中的記載相符。此外,還記有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為下西洋事所下的敕書,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其中永樂七年(1409年)三月明成祖朱棣所下敕海外諸番王及頭目人等的一道詔書,賴家譜收錄得以保存,為永樂時期鄭和下西洋宣諭海外詔書的唯一史料。宣德五年(1430年)七月二十六日明宣宗朱瞻基為賜鄭和南京禮拜寺而下的一道敕書,在劉智《天方至聖實錄》及孫可庵《清真教考》中俱經收錄,但間有訛脫,不及《鄭和家譜》所載完整。這二道敕書,如同家譜中所記寶船尺度等一樣,其真實性是無庸置疑的。這本家譜上所記寶船尺度等有關下西洋的原始資料,應是鄭和立家譜時記載上去的,這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