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一样的高职生
(文章刊载在5月19日《镇江日报》)
高职生:未来的天空很精彩
记者:刘杨堂
题记:论文化程度,他们比不上本科生、研究生,但他们有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们用自己的勤奋,谱写着人生精彩乐章;用特有的技能,让就业单位如获至宝。从他们点滴的故事中,折射出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必将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记者采访了几位同学的小故事,对大家也许是个很好的启示。
技能成就未来
从南京回来的路上,王丹剑抑制不住兴奋,给指导老师陈良发和系主任师平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已和南京的研究所签了意向性协议,6月份去顶岗实习,第一年收入不低于15万元。
消息传到学校,老师们既兴奋又羡慕。“15万年收入,比博士生、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工资还高,相当于普通高中引进特级教师的待遇。”
王丹剑的父亲听到消息后,觉得像中了奖。虽然自己在乡镇做点小生意,一年的收入也就两万元,但是儿子15万年薪却不是他最看重的。作为父亲,老王看重的是儿子有出息,为自己这个家争光。
2007年,从5月到7月,老王和儿子像无数的中考生和家长一样,徘徊在“普高”和“职校”之间,纠结在“面子”、“出息”这些虚无的词汇之间。至于这些词汇的实际内涵,大家并不一定清楚。
2007年中考前,老王为儿子设计了路线图,儿子读书还不错,上个普高,再读个大学,毕业后找份工作。但两件事改变了老王的想法,也改变了王丹剑的命运。
第一件事是王丹剑中考成绩不理想,要交钱才能上普高。第二件事是电视新闻报导,关于大学生就业专场会,人山人海的画面让他担心,担心自己的儿子也成为那人山人海中的一员。
老王的想法有所松动,但“面子”这道坎还迈不过去。周围的人都觉得孩子上职业学校是没有出息的,只有那些学习成绩不行的人才上职业学校。老王最终和儿子商量,父子讨论,走了条中间路线,决定上“五年制高职”。当时的想法很淳朴、也很简单:第一,上“五年制高职”也是读大学,相当于提前三年进入了大学(专科)的门槛,不算丢面子的事;第二,上高职学技术,不怕找不到工作,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2007年9月,王丹剑跨进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工程系,就读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开始追逐他的技能梦想。
2009年获得镇江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学生组一等奖:
2009年获得镇江市三创优秀学生称号;
2009年获得江苏省三创优秀学生称号;
2010年获得镇江市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高职组第二名;
2010年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学生组一等奖;
2010年获得第四届全国数控大赛江苏赛区选拔赛数控车高职组第一名
2010年获得全国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学生组金牌;
2010年获得国家奖学金8000元。
两件事改变了王丹剑的命运。4年后的现在,2011年的春天,王丹剑没有成为那人山人海中的一员,他成了被工作追逐的人。
在省赛获一等奖时,当时就有八家企业高薪邀请他去工作。获得国赛金牌后,找他签约的企业更多,待遇更好。王丹剑选择南京的研究所薪资待遇不是最高的,他考虑的是南京离家近,研究所有更多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2011年4月,王丹剑同学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颁奖典礼”,他的获奖感言是“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
赵氏兄弟
和王丹剑一样,赵晶和赵凯也享受着技能给他们带来的成就与改变:世界500强德国著名机电企业邀请他们去实习工作。
赵晶和赵凯也是07年入学的,学的是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两人不在一个班,但是技能训练让他们走到一起。他们参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项目训练比赛。该项目比赛必须两人一组,涉及软件和硬件两个环节,还要看两人的配合与默契。三年在一起学习、训练和比赛,二人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赵晶个子高,性格外向,脑子灵活,主攻设备硬件。赵凯敦实憨厚,性格内敛,思考周密,做事沉稳,主攻软件技术。两人从个性到思维各方面都形成了很好的互补。
赵氏兄弟学习出众,技能扎实。但是命运似乎爱开玩笑。2010年参加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编程环节顺风顺水,临交卷时,比赛单位提供的电脑死机,功亏一篑,获得省赛三等奖第一名。2011年参加省赛,一路遥遥领先,在最后环节伺服电机不工作,再次获得三等奖第一名,抱憾而回。
两次看着同去的同学获得一等奖,赵氏兄弟憋了一肚子恶气。
2011年4月,他们又迎来了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学校派他们参加江苏省教育厅与芬兰技术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同场竞技的有江苏省3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3所高等职业学校代表队和芬兰的2支队伍,比赛采用国际奥林匹克技能竞赛规则,比赛设备采用的是德国费斯托设备。
第一天比赛设备拆卸、组装、调试。赵氏兄弟比赛设备别说拆装,见都是第一次。高职学院普遍采用费斯托的设备教学,高职学院代表队在这个环节遥遥领先。但情况到第二天、第三天发生了转变,在排故、编程和联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