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形与证明(新)
“图形与证明”复习精讲
第1节 命题和证明、图形认识初步、尺规作图
一、核心知识梳理
本节知识块主要有命题和证明的相关概念(如命题、真假命题、证明步骤);图形认识初步(视图与投影、点、线、面以及角);基本尺规作图.上述知识都构成图形与证明的基础,后续很多图形几何问题都是在这些基本知识点上生长开去,复习时注意这些知识与后续知识的基础性、关联性.
二、考点易错点解析
高频考点关注:像三视图或以三视图为背景的问题是各地中考必考客观题型(选择或填空题).这类考题一般比较简单,只要查阅本地区近3年来相关考题、做好复习,备考足矣.
创新点关注:尺规作图也经常以问题载体呈现其他几何知识的考查(如2012年河南省卷第10题).这类问题求解时要认真审题:即逐字逐句阅读作图语句的呈现“序”,将影响到“生成”何种图形?有何性质?
易错点关注:总的说来,本小节复习的内容在中考试卷中基本以“送分题”为主,只要不过分追求速度,仔细读懂,发现关键信息,都能准确获得答案.比如2013年河南省第5道要要找对相对的面,再如2012年河南省卷第10题通过好几行的作图步骤,本质是告知考生作了一个角平分线.
三、规律方法总结
1. 关于三视图:一个几何体确定了,它的三视图唯一确定,反过来,根据三视图要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对照起来看.而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例如: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但主视图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有直三棱柱、长方体、圆柱等.
2. 关于互余与互补:①互余或互补是两个角之间的关系;②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四、典型例题(备注:今年写稿要求分类例析,具体看约稿信中的写稿要求)
一、关于命题和证明的考察
例1(2013深圳)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④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⑤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解析:根据公理、定理和平面图形的相关性质仔细审题,一一辨别,知①、②、④正确。其中⑤要作特殊说明:“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故C正确
反思:对于命题的真假判断,关键是要熟悉数学中的性质定理及能分析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特别地,要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只要会举反例即可。
二、关于线段长度的计算
例2(2013山东荷泽)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BC=3cm,则线段AC=___________.
解析:由于是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BC可能画在线段AB的外部,也可能画在线段AB上,所以AC=AB+BC=8+3=11cm或AC=AB-BC=8-3=5cm.
反思:由于在直线上画线段,所以要分类讨论,这条线段是画在线段的外部或线段两种情况.
例3 (2012辽宁葫芦岛)如图1,C是线段AB上的一点,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8㎝,BC=2㎝,则MC的长是( ).
图1
A.2㎝ B.3㎝ C.4㎝ D.6㎝
解析:由图可知AC=AB-BC=8-2=6(cm).
∵点M是AC的中点,∴MC=AC=3cm.故选B.
反思: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概念:线段的和、差、中点.本题有如下变式:
变式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 = 8 cm,CB = 6 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解析:将MN分成MC、NC考虑,MC=AC,NC=BC,于是,MN =AB = 7 cm;
变式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 cm,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你发现的结论吗?
解析:MN =AB =a cm,线段上任一点分线段两段的中点的距离等于线段长的一半.
变式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 = b cm,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
解析:MN =ACBC =AB =b cm.
再反思:经历上面的求解与变式探究,可以发现,线段“双中点”的几种典型问题都涵盖了,事实上,大家还可以有角为载体的问题中找到变式,即学会了上述“变式题组”可以帮助同学们达到做一题、会一片、通一类的效果.
三、角度大小的判断和计算
.例4(2013江苏泰州)已知∠α的补角是130°,则∠α= 度.
解析:根据互为补角的定义,这个角=180°-130°=500.
反思:本题的关键在于要弄清互为补角概念及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算.
例5(2013湖南长沙)下列各图中,∠1大于∠2的是( )
ACDB
A
C
D
B
解析:A、△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x VIP
- 新改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doc
- 建设单位管理指南.ppt VIP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告及建议.ppt
- 新闻采访与写作.ppt VIP
- 项目1 1.1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1)(课件)- 《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四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 (人教2024版)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讲解+思维导图(新教材).docx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题库及答案(共300题).doc
- 学校校长2023年度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 VIP
- 2024-2025年度民主生活个人“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八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