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外治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汪鲁莎刘再高王薇华龙岗区人民医院.DOC

中医外治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汪鲁莎刘再高王薇华龙岗区人民医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治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汪鲁莎刘再高王薇华龙岗区人民医院

中醫外治法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 汪魯莎 劉再高 王薇華 (龍崗區人民醫院針灸推拿科 wang_doctor@163.com) 中醫外治法是將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或相應穴位,而達到治療作用的一種方法。相比傳統口服藥而言,可避免肝臟「首過效應」和胃腸道的損害,從而大大提高藥物生物利用度,降低了藥物在體內的毒副作用,具有作用直接、療效快、毒副作用少的特點,因此具有超越一般口服給藥方法的獨特優點。 中醫內病外治是一種傳統的給藥方式,歷史悠久,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後世醫家不斷加以完善和發揮。如在張仲景《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云:「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清代名醫徐靈胎云:「用膏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此至妙之法也。」明確地闡述了皮膚吸收的機理。清代外治名家吳師機更是指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 中醫外治方法眾多,有人曾總結了貼敷塗洗等50餘種外治方法。女性由於其特殊的生理結構及解剖特性,因此外治法中運用較多的是臍療法、保留灌腸法、貼敷療法、陰道納藥法等。臍療法:臍部即神闕穴,為任脈要穴。臍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為腹壁最後閉合處,表皮角質層最薄,且臍下無脂肪組織,故滲透性增強,藥物分子較易透過臍部的角質層進入細胞間質,迅速彌漫入血而通達全身,起到整體與局部兼顧的治療作用,故臨床應用較廣。保留灌腸法:由於女性特殊的生理解剖特性,病灶主要在盆腔,解剖上直腸與子宮、附件鄰近,直腸給藥其有效成分經直腸黏膜吸收,通過直腸靜脈與肛門靜脈經髂內靜脈進入下腔靜脈,直接作用於盆腔病變組織,到達病變部位,局部濃度最高,能有效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環及子宮輸卵管內環境,為婦科外治法常用的方法之一。直腸給藥在治療急慢性盆腔炎方面應用較多。陰道納藥法:藥物作用於陰道黏膜,極易吸收,通過陰道用藥,使藥物附於陰道穹窿部,可直接被盆腔組織吸收,具有給藥途徑直接、藥效持久的特點,對提高治癒率、縮短療程有重要作用。貼敷療法:即經皮給藥,藥物經局部皮膚直接滲透和吸收,通過經絡穴位傳導作用,調整相關臟腑組織機能,從而使藥物發揮其整體調節作用。 近年來對中醫外治給藥的研究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婦科疾病中的應用更具有較高的價值。婦科疾病的發病特點多為局部發病,部位固定不移,病灶距體表較近,外治用藥更易發揮作用。因此,中醫外治法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更能顯示出獨到優勢。常見的乳癖、月經不調、痛經、盆腔包塊,包括現代醫學的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陰道炎、生殖功能障礙等,運用中醫外治法療效確切,且臨床應用也較多。 我們就近20年來有關婦科疾病的中藥外治文獻進行了回顧和探討,以期婦科疾病在中醫外治方面出現一個嶄新的局面。 1 痛經 1.1 臍療法 王梅〔1〕以中藥外治單純性痛經,方藥與治法:肉桂、紅花、炮薑、桃仁、細辛、川芎、吳萸、元胡、天仙子、製川烏、冰片粉碎過100目篩,裝瓶密封備用。血熱瘀結型去肉桂、吳萸、炮薑,加黃柏。經前3日,取藥粉3g加黃酒調敷,外敷神闕穴,膠布固定,隔日換藥1次,用至經行3日為止。3個月為1療程。治療58例,治癒41例,好轉1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8%。楊高明〔2〕採用少腹逐瘀湯製成散劑治療30例,於月經前2天,先用鹽水清洗肚臍,取少腹逐瘀散3g,用醋調成糊狀納入臍中,外用膠布固定。2日換藥1次,連用3次,5個月為1療程,有效率96.7%。呂榮華等〔3〕以止痛治療54例,方藥與治法:肉桂、細辛、吳茱萸、元胡、乳香各10g,研為細末。於經前3天,以藥粉2~3g,置於5號陽和膏中黏勻,貼敷神闕穴,2天換藥1次,經行3天後取下;另以蘇葉100~150g,煎水薰洗外陰,以促進子宮收縮,增加宮腔血液循環。有效率88.9%。劉福麗等〔4〕採用自擬婦笑散(元胡、丹參、乳香、沒藥、冰片適量,研磨成粉末,以益母草膏調成糊狀密封備用)治療21例,於月經前1~2天,5g藥粉置於神闕穴,以膠布固定,每次敷藥2~3天,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全部獲效。 1.2 貼敷療法 陳衛華等〔5〕用痛經貼外敷關元穴治療痛經188例,方藥與治法:痛經貼由香附、蒲黃、五靈脂、丁香、肉桂、烏藥、細辛、延胡索、川芎、紅花等中藥組成,將上述藥研成細末。用黃酒將其調勻成稀糊狀,均勻地裱糊於兩層醫用透氣膠帶之間。待其晾乾後剪切成2cm×2cm,黏貼於2cm×4cm醫用膠布的中間部位。再用2cm×4cm醫用塑料薄膜覆蓋,並將薄膜中間剪開,製作成創可貼式樣,厚0.15cm,密封以備用。2治療方法。治療時讓患者仰臥,用乙醇棉球在患者關元穴區進行無菌操作後,將痛經貼貼敷其上,同時根據關元穴局部皮膚情況,如皮膚出現充血者第3日即可取下,如無皮膚充血者可連續貼敷4~6d取下,每月1貼,於每次痛經出現前2~4d進行貼敷,連續治療3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