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第五章 茶叶  中药材 第一节 茶  叶 本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清光绪 《霍山县志》记,“霍山黄芽之名已肇于西汉。《史 记》记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本县曾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 266154 5 山)。宋代开设霍山场,年卖茶 .公斤。明代、黄芽已列入皇贡之品。但以黄大茶 为大宗,也有少量小茶、片茶。主要运销苏州、亳州、京都、山西、山东、东北、河南 周口和湖北黄安一带。数量是皖西之首,茶叶品质优良,素享盛誉。产量 (仅凭出售数 7 1918 100 12 117 5 19 175 的片断记载),民国 年 ( 年) 万公斤, 年 .万公斤, 年 万公斤, 28 117 4 31 80 38 27953 91 年 .万公斤, 年 万公斤。 年,茶园面积 亩,产茶 万公斤。 1959 1965 1974 1985 解放后,茶叶生产有较快发展,以 、 、 年发展最快,到 年,全县 5 7 66048 85 5 52 207 59 有茶农 .万户,茶园 . 亩,其中可采面积 . 万亩,产茶 . 万公斤,分 1949 136 6 128 1949 1985 36 2 4 别比 年增长 .%和 %。 —— 年的 年间,茶园面积年均增长 .%, 2 3 1950 茶叶产量年均增长 .%。历史上主产黄大茶,随着国际贸易市场变化,先后于 年 由黄改红,1970 年又改红为绿,现主产黄大茶和 “霍山珍眉”。名茶有 “霍山黄芽”、小 70 1650 茶、瓜片、菊花茶、小岘春、兰花茶等。 年代,全县总产 吨,绿、黄茶各占一半。 80 1270 70 年代,产绿茶 吨,占总产的 %,以外销为主,绿、黄并举,恢复、创制名优茶, 出现多茶类生产格局。茶类改制推动了机械制茶。全县现有108 个电力绿茶初制厂,实现 初制全程机械化,全县茶叶初制作业机械近千台,动力机械709 台1692 千瓦。初具规模 的县茶厂实现精制加工厂机械联装连续化生产,出口茶评部优。黄大茶仍手工制作,传 统质量风格减弱,产区缩小。全县1974 年产茶150 万公斤,1976 年产茶172 万公斤,创 解放以来最高水平。1981 年,实行集体开茶园、分户管,茶叶生产发展较快,产量突破 200 万公斤。 13 14 为发展茶业生产,民国 年,在诸佛庵东岳庙筹建安徽省霍山茶叶改良场, 年建 19 28 3 79 75 46 42 成, 年春停办, 年 月恢复,直到解放。茶改场有土地 . 亩 (其中茶园 . 亩),进行茶树栽培、初制技术推广和示范。1971 年冬,在南岳山麓荒坡开茶梯115 亩, 1972 1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