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粉体技术研究所简介
粉体技术研究所隶属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由两位教授(均为博士生导师)、五位副教授和一位年轻讲师组成,所有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和国外进修学习经历。主要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生的专业教学、实验、实习及学位论文指导等,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8~15人,工程硕士2~5人,博士研究生1~4人。现在校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已达30余人。
研究所教师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刘辉,金一粟,周涛,叶红齐,周永华,杨鹰)
本研究所主要从事超细功能粉体(荧光粉、催化剂、颜料、电极材料等)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研究,涉及功能粉体的超细化及其粒度与形状的控制,粉体表面特性与分散,外场作用下纳米颗粒的流态化等研究内容。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超细粉体的精密分级,晶体成核与生长过程的控制、高径厚比片状粉体、高效催化剂、高亮度荧光发光粉体等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成果。
研究所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及企业合作项目4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授权专利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率的论文超过了60篇。
粉体技术研究所所长:叶红齐副所长:周涛、刘辉
研究方向
(1) 超细粉体的精密分级、粒度控制
(2) 片状粉体的制备与应用
(3) 微乳液技术合成高分散纳米金属微粒
(4)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
(5) 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流态化
(6) 医药中间体的合成
详细情况:
①、片状氧化物粉末的制备技术:主要制备的片状氧化物粉体有:片状氧化铝、片状二氧化钛、片状二氧化硅、片状氧化锌和片状氧化铁等多种氧化物粉体及其应用研究工作;所制备的片状氧化物粉体具有大小可控,径厚比可调;粒度厚度分布窄;表面平坦;化学性质稳定,纯度高等优点。目前正在筹备中试实验并努力向产业化推进。
②、金属粉体的高效片状化技术、金属颜料的表面抗氧化技术、超细粉体的粒度精密控制技术,纳米厚度片状氧化物的制备技术和低温高活性SO2氧化催化剂制备技术。成功开发出了铜金粉、铝银粉等金属颜料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
③、利用微乳液技术合成高分散纳米金属微粒(Pd、Cu、Ni、Ag)。将微乳液技术合成纳米微粒的可控特征应用于高分散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在多相加氢、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良性能。
Scheme of synthesis route of nanoparticles in microemulsion
TEM image of nanoparticles in microemulsion TEM image of Pd/Al2O3 catalyst
叶红齐,男,1958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工系主任,粉体技术研究所所长。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78.03-1982.01 江西冶金学院(现江西理工大学),选矿专业,本科生毕业
1982.02-1984.11 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选矿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8.10-1992.02 日本东北大学,资源工学(选矿)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984.12-1988.09 中南工业学院(现中南大学),选矿专业助教、讲师;
1992.04-1994.09 中南工业学院(现中南大学),选矿专业讲师;副教授;
1994.10-现在 中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
1998.06-1998.12 日本东北大学,客座研究员;
2002.01-2002.06 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
2004.12-2005.02 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
2001.06 被聘为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9.07-2002.02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2002.03-现在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系主任、粉体技术研究所所长。
。
研究方向:
1. 超细粉体的精密分级
以微米级粉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和设计适宜的离心力场分级新装置,考察各操作参数对分级效率、分级切割粒径的影响,为分级装备的工业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并与粉体制备装置进行有机耦合,为制备粒度均匀的粉体产品,提供重要的装备。
2. 粉体的制备与表面改性
对于粉体制备的机械法,研究粉碎过程动力学及其球形金属粉体过程的塑性片状化(延展性)行为,掌握金属粉体径厚比的动力学规律,金属表面的平整度等表面微观形貌的变化;对于化学法制备粉体,研究制备过程的微观混合、过饱和度、晶体成核与生长等基本规律,为制备粒度大小可控,粒度分布均匀的粉体产品打下基础。
粉体表面改性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粉体的应用性能,使其满足应用领域所提出的诸如耐腐蚀、分散、相溶、均质等方面的要求。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粉体表面的无机、有机改性,以及有机无机复合改性,探讨改性前后粉体多种应用性能的变化规律,寻求最佳的表面改性方法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选定表.docx
- 2024-2030年中国石斑鱼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件:我们的衣食之源.ppt VIP
- 计算机组成原理 [袁春风]chap4课件.ppt
- 鲁教版(信息科技)四上 第二课:数据安全要重视 课件.pptx VIP
- 2024国内茶饮市场现状、海外市场机遇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pdf VIP
- ABB MicroFlex E190驱动器用户手册(适用于MFE190-04UP).pdf
-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pdf
- 撤销合同仲裁申请书范文.docx
- 2025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新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