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57-2010年《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学习体会.ppt

GB50057-2010年《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学习体会.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学习体会 各级LPS的保护角大小 80 各级LPS当高度h超出黑线端头时不能采用保护角法,此时仅可采用滚球法和网格法。 h为接闪器顶部与被保护区域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 h小于2m时保护角不会变化。 雷击风险 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安装在各防雷区界面信号SPD的选型推荐值 摘自IEC61643-22的表3 结 论 用词更严谨 避雷改为接闪 分内外部防雷装置 内部 :防雷等电位连接+间隔距离 将原GB50343中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系统等属于内部防雷系统均列入雷击电磁脉冲部分 对防雷技术要求更严格、更全面 应用范围也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 爆炸危险区等级采用了新标准,第一类防雷建筑中增加了21区。 第二类防雷建筑增加了特级和甲级体育馆 年预计雷击次数的限值进行了更严格修正 技术上有改变 明确等电位连接中: S型用于电子系统300kHz以下的模拟线路 M型用于电子系统MHz级数字线路 M型连接方法宜设两根等电位连接线,安装于设备的对角处,两线长度相差20%。例如一根长0.5m,另一根长0.4m 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方法改进,次数扩大 对不同土壤电阻率,有不同的接地体要求 增加了屋顶不要求附加保护的条件 * * * 术语更新 避雷针 接闪杆 避雷带 接闪带 避雷线 接闪线 避雷网 接闪网 雷电静电感应 闪电静电感应 雷电电磁感应 闪电电磁感应 雷电感应 闪电感应 雷电电涌 闪电电涌 雷电波侵入 闪电电涌侵入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方法更新 N=k*Ng*Ae 2000年版 2010年版 K 校正 系数 1.0 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 1.5 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 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 1.7 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建筑物 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 2.0 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 位于山顶上或旷野孤立的建筑物 Ng年平均密度 0.024Td1.3 0.1*Td Ae等效面积 建筑物小于、高于100m和建筑物各部位不同高度三种情况 建筑物小于、高于100m和建筑物各部位不同高度七种情况 预计雷击次数标准更新 防雷类别 需防雷建筑物 2000版 (次/年) 2010版 (次/年) 第二类 防雷建筑 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 0.06 >0.05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 0.3 > 0.25 第三类 防雷建筑 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0.012 ≤0.06 ≥0.01 ≤0.05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 0.06 ≤0.3 ≥ 0.05 ≤0.25 防雷装置的内容 外部防雷装置: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内部防雷装置: 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 隔距离(电气绝缘)。 防雷等电位连接(LEB) lightning equipotential bonding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 它与低压配电接地保护的等电位联接不完全相同。 建筑物防雷分类 第一类(Ⅰ、Ⅱ级) 第二类(Ⅲ级) 第三类(Ⅳ级) 其中Ⅰ、Ⅱ、Ⅲ、Ⅳ级是雷电防护水平(系统)中按照雷击的峰值电流、雷击电荷、单位能量、平均陡度等参数来划分级别的。 参见GB/T21714.1-2008《雷电防护 第1部分:总则》 雷电防护水平分级 电流参数 符号 单位 Ⅰ Ⅱ Ⅲ Ⅳ 首次雷击峰值电流 I kA 200 150 100 短时间雷击电荷 Qshort C 100 75 50 首次雷击单位能量 W/R MJ/Ω 10 5.6 2.5 首次雷击时间参数 T1/T2 μs/ μs 10/350 后续短时雷击峰值电流 I kA 50 37.5 25 后续短时雷击平均陡度 di/dt kA/ μs 200 150 100 后续短时雷击时间参数 T1/T2 μs/ μs 0.25/100 长时间雷击电荷 Qlong C 200 150 100 长时间雷击时间参数 Tlong s 0.5 雷闪电荷 Qflash C 300 225 150 各级雷电防护水平的防雷措施 Ⅰ Ⅱ Ⅲ Ⅳ 滚球半径r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