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步伐稳一些为好
PAGE
PAGE 1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稳一些为好
温儒敏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和人教社合作编写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也非常希望听听一线师生的意见。我自己一直在大学教书,没有教过中学,现在涉足中学语文教改,必须多向中学老师请教。下面我就课改以及新教材使用问题,谈几点看法。
高中新课标教材原来在4个省区试用,今年又增加5个省区。前一段关于课改的批评舆论非常多,试验区也碰到许多问题。说实在的,新课标是有些理想化,碰到一些意料不及的问题。但这次增加试验区,表明上面的决心。课改的大方向没有错.那是多年争议和探究之后迈出的步伐,不能刚开始试验就收回来。至于步子是快了,甚至冒进了,可以在实践中调整。课改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应当努力抓住。作为试验区,先走了一步,可以在改革中取得主动权,好处很多。这件事不能等待,也不能等高考也完全来一个大变动后再考虑课改,那是不现实的。课改肯定会继续推进,而且也肯定会影响并推进高考的改革。这是大趋势,所以我主张还是积极推进,当然是在既有格局和方法基础上的逐步推进,不是搞天翻地覆,一切推倒重来。开始接触高中语文“新课标”时,我也有看法,甚至有些怀疑。我感到这样改革是有些冒进了,主张稳一点儿。当时我说,“批评家已经走了12步,某些领导走了10步,我们走8步就可以了”。现在看,这样有些“保守”的想法不是没有根据的。下面是比较具体的几点意见。
第一,这次课改步子较大,带有试验性,从第一批试验区的情况看,碰到问题不少,所以第二批进入试验的学校要主动一些,步子要有些调整,稳一些为好。随着课改深化,必然会出现许多原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对某些条件不那么好的地区和学校来说,这次课改的确很难跟上,甚至可能是有些冒进了,我主张还是要实事求是,正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新加入的地区学校有条件做到更清醒,步子也更稳一些,那就要研究吸取先行者的经验教训。我们编教材的也希望能有一些措施,及时总结试验中的得失经验。现在报纸上报道正面经验比较多,但对问题和困扰较少正视。
如何看待新课标?这是改革推进的产物,包括全国许多教师的心血,要尊重新课标,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但新课标并非是完美的东西,也不是把什么措施办法都给大家预备好了。它只是把改革的方向提出来,有了大致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并且设计了新的教学框架。一方面要遵照新课标改革的方向指导,另一方面,又不必把自己捆绑起来,因为新课标只是从标准上要求,其中空间还是很大的。就拿现在出版的5套教材看,就不大相同,结构和编法不同,各自都在利用其中的发展空间。不管使用哪种教材,一线教学都有自己的空间。因为还是试验阶段,一定会出现各种新的问题,应当实事求是,摸索解决办法,步子宁可稳一些。教育界的浮夸风很厉害,课改应当尽可能和这些不良风气保持距离。我们起码不去推波助澜。
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突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和地位,所谓思想情感价值观,要求贯彻教学过程,这是改革的要点,也是难点。教材编写是努力往这里靠拢的。有的教材怕通不过,在人文性方面、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极力下功夫,结果可能“舍本逐末”。“本”是语文,是语文素养能力的培育,如果离开这一点,别的“花样”搞得很多,仿佛很人文了,其实语文被“异化”了,稀释了。我看过有些演示的语文课,学生的确参与较多,也很活跃,很主动,处处都不忘和人文教育挂上,但作为语文训练,落实下来的东西很少,学生老师忙了半天,到底有哪些是可以把得住的“干货”呢?这种教学改革恐怕有问题。有的教材因为处处不忘向人文教育靠拢,生怕被人说成“工具性”,也生怕学生不乐意学,结果对语文教学的规律就注意不够。比如,必修教材完全按照人文教育的某些课题来结构,那么语文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可能就难以照顾。另外有些教材改革的幅度太大,和以往的教学几乎完全脱节,是颠覆性的“出新”,用起来也不见得受欢迎。教学中也是这样,该扣知识还是要扣知识,该训练还是要严格训练,大可不必有那么一种紧张,怕突出了工具性,偏离了人文性。人文性应当弥漫一切,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很自然生成的,不必所有教学环节都刻意去突出,也不用处处都迎合学生的兴趣。另外,工具性也不是个坏东西,完全应当理直气壮抓工具性,让人文性和工具性很自然融合在一起。现在的教材人文性是足够突出了,在现今氛围中,我倒是担心这种处处要求呈现人文性的心理可能造成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淡化了必要的工具性,掏空了基本的语文训练。
这里特别讨论一下语文课改的指导思想。这也牵涉到对新课标的理解,牵涉到教材使用。我不赞成那种过分人文化、文学化的语文课改。我们过去老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翻烧饼。课改应当讲点儿教育哲学,讲点儿平衡。我认为不应当简单把这次课改理解为就是加大人文性,弱化工具性。新课标实施过程,包括新教材的试验,应当实事求是,正视现实问题,正视改革必须付出多大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