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中心学楼教楼项目建议书.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中心学楼教楼项目建议书

PAGE PAGE 2 湖北省XX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XX县XX乡民族中心学校教学楼 项 目 建 议 书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简介 二、项目业主及法人代表 三、项目总投资 四、编制依据 第二章、XX乡社会经济状况 一、乡域概况 二、乡域经济 三、XX乡民族中心学校基本情况 第三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三、投资概算 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第五章 环境保护及消防安全 一、编制依据与标准 二、环境保护 三、环境影响分析 四、消防措施 第六章 项目设计与招投标 一、项目设计 二、招投标方案 第七章 项目建设效益分析 附件: 学校平面图、现状图、规划图。 项目设计方案、设计图。 工程概算。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XX县XX乡民族中心学校教学楼 2.项目地点:XX县XX乡民族中心学校校园内 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方案: (1)新建教学楼一栋,框架四层,面积2000平方米。 (2)建设工期:2009年3月至2009年10月,建设工期为240天。 二、项目业主及法人代表 1.项目业主:XX县XX乡民族中心学校 2.法人代表:陈仁科 三、项目总投资 XX县XX乡民族中心学校教学楼建设项目总投资240万元。 四、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依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印发《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财[2004]3号)。 2、州发改委《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全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省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2008年7月24日)。 3、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案与参数》; 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 5、国家建设部、教育部颁布的《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 6、《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7、《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 8、项目业主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二)编制原则 通过项目实施,彻底消除原教学楼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教学用房坚固、美观、适用、够用。为XX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办州级示范学校奠定基础。 第二章 社会经济状况 一、乡域概况 XX乡位于XX县东部,西临燕子,南接走马,北通五峰,国土面积378.8平方千米。地形以“二高山”为主,高山与低谷层峦叠璋,旱地与稻田星罗棋布,生态农业不断发展,农副产品十分丰富。早在大革命时期,贺龙同志领导的红二军团在此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区红色政权。1931年湘鄂边特委机关和苏维埃五县联合政府就设在XX坪。在这血雨腥风的年代里,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现在苏区旧址群已成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直观教材,正是这片火热的土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朋友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平收入从几十元提高到2005年的1695元,2.236万土、苗、汉各族儿女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已明显凸现,历史渊源和现实渴求,正好为全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正是基于这片土地的特殊革命意义,生于斯、长于斯的XX人民对教育的希望和要求正在逐步提高,在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XX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加大了对XX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投资力度,使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XX乡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使XX小学的办学水平一直处于全县前列,中学中考成绩得到了XX乡广大人民的赞许。近几年来,各学校通过开展“以不忘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和“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创建活动,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步上升。 XX辖区内有六个工作片区,21个行政村,调整布局后的学校8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乡中心小学5所,教学点2所。适龄儿童少年总数2297人,中小学在校生1739人。全乡教职工152人。 二、乡域经济 XX乡成立于1989年6月,在近20年间,历届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自力更生,艰巨创业,奋发图强,全乡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支柱产业建设势头强劲,全乡以优质白肋烟、烤烟为主的支柱产业面积达到1.6万亩,年产量每年430万斤,为XX老百姓创直接经济收入210万元。此外,XX的茶叶发展势头良好,茶叶面积9450亩,年收入850万元。XX是箬叶的主产区,资源极为丰富,成为XX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年收购箬叶2100吨,总收入近百万元。并重发展的中药材、魔芋、山羊等产区已初具规模,成为XX经济的重要补充,XX人民群众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向小康生活迈进。 三、XX乡民族中心学校基本情况 XX县XX民族中心学校创建于1967年,是XX乡唯一一所农村寄宿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