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教育论文:残忍教育法的先行者.docVIP

【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教育论文:残忍教育法的先行者.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 挫折教育论文中学生挫折教育论文: 残忍教育法的先行者 摘 要:被认为起源于西方的“残忍教育法”早在我国古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有所体现。本文根据《聊斋志异·细柳》篇并结合现代家庭教育的实际总结出“残忍教育法”的三个实施要点,值得当代父母借鉴。   关键词:《聊斋志异·细柳》 “残忍教育法” 宽严相济 因材施教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会儿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父亲没有理他。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开始直呼父亲的名字,并称之为“八格牙路”,父亲仍不理他。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之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途径,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缘的小树。他艰难地爬上来。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悠闲地钓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1]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生活中磨炼自己的意志,这种盛行于西方的残忍育儿法被广泛介绍到了中国。在中国家庭教育网的“八面来风”专栏随便一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就会找到许多类似的文章,如《美国父母: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买单》、《西方家长“残忍”育儿法》、《澳大利亚的“残酷”育儿法》等等。[1]更有人呼吁要学做“狠心”父母。[1]其实残忍教育法并非现在才有,早在三百多年前《聊斋志异》中就描写了一个残忍教育法的先行者——细柳。对于残忍教育,她不仅有独到而系统的理论,而且有成功的实践。其方法归纳起来包括:敢于把孩子放飞到社会当中,“让孩子懂得自作自受”[2];宽严相济;因材施教。      一、敢于把孩子放飞到社会当中,“让孩子懂得自作自受”      过于宠爱孩子,怕孩子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经历风雨,这是目前中国普遍存在的一个教子误区。家长溺爱孩子的结果是孩子畏首畏尾,缺乏最基本的抗挫折能力。在《夏令营中的较量》[3]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孩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文中提到中国孩子抗挫折能力差的缺点暴露无遗,从而引发了一场有关如何教育孩子的大讨论。其实,对于非常顽劣的孩子,敢于把他们放到社会中去经历风雨,让孩子懂道理,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有益的。在这方面,细柳的育儿策略值得借鉴。   细柳嫁给高生几年后就守了寡,面对懒惰不肯读书的前室遗孤长福,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他依然冥顽如故。于是她毫不犹豫地让长福换上破烂衣服去放猪。长福受不了苦,丢下猪逃跑了。细柳听之任之,不打听不追问。几个月后长福在外边无处要饭了,央求邻居向母亲求情,想要回家。小说中有一处细节,说长福在父亲死后“娇惰不肯读,辄亡去从牧儿游”[4],以为放牧孩子的生活值得羡慕。但他并不知道这些孩子生活的艰辛,细柳之所以让他去“牧豕”,就是想让长福亲自体验一下放牧孩子的艰难生活,让他明白不好好读书的后果。通过生活的磨炼,让孩子懂得自作自受的道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很好,经过生活磨砺的长福再去读书时“勤身锐虑,大异往昔”,三年后其文章就受到中丞的器重。细柳的亲生儿子长怙有“淫赌”的毛病,一次他要求出外经商,实际上是以经商为名出外寻欢作乐。细柳也敢于放他出去,并给他碎金三十两,最后还给他假“铤金一枚”。长怙宿于名娼李姬之家,很快将三十两碎金挥霍一空,最后被李姬出卖,锒铛入狱。细柳让长怙自作自受,通过实践让他明白“淫赌”的可怕后果。只有让他亲身体验到自己行为后果的严重,他才能真正痛改前非。   让孩子在生活的挫折中接受教训,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是细柳残忍教育法的第一个要点。      二、宽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细柳究竟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呢?对此不同的论者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是“有杀伐决断,拒绝妇人之仁”[5],有的认为“《细柳》乃劝善惩恶的作品,目的是歌颂继母对前房子女的责任感”[6],还有论者提出“忍心对孩子进行磨难教育”[7]是细柳家庭教育思想的精髓。总之,多数论者都认为细柳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严格,甚至残忍,这就是所谓的残忍教育法。这种看法虽有道理,但不全面。   细柳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长福不好好读书,就让他换上破衣服放猪,并跟仆人一起吃残羹剩饭。天冷了,长福身上没有保暖的衣服,脚上没有鞋子,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