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宰相制度历史演变.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宰相制度历史演变

浅析中国宰相制度历史演变   【摘要】我国的宰相制度自古以来,对历代皇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对我国封建社会官制的变化、对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值得研究。   【关键词】宰相制度封建专制皇权演变   【中图分类号】D6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9-0190-02   一 我国宰相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原因   宰相的定义:对国君或皇帝负责,包揽全国政务的官职,通称宰相;从字面上的意思分析: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可以理解为,辅佐皇帝主持全国大小政务的官员,在战国时期,称为相邦。我国历朝历代关于宰相都有正式的官名,比如:秦汉时期,称丞相、相国,西汉末期和东汉时期则称为司徒;隋唐两朝,宰相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三者官员的通称。   春秋战国时期,创始了“宰相”的官名。公元前547年,齐国设立了左相、右相两位宰相。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二年、置垂相,樟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虽然已有宰相、丞相之官名,但并未形成宰相制度。秦统一中国后,终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封建官僚制度。其中中央是三公九卿制、地方为郡县制。三公就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即宰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内与皇帝参决军国大事,外则总领朝政百官,综理朝政。御史大夫是助理丞相处理正事,并负责监察百官,是副丞相之意。太尉是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机要事。所以,三公都各司其职,实际上都行驶宰相的权利。秦朝的三公制度,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宰相制度。宰相制度的确立,也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也正是这样,秦朝确立的宰相制度,在后来的朝代中,也一直被沿用下来,并不断变革。   宰相,是封建政府中的最高官员,正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般而言历代宰相为大多为功臣所居,功高权重。虽说封建社会中,天下是皇家一人的天下,宰相只是皇帝身边的奴才,维护皇权至上,确保皇帝一姓的统治。但天下政务皇帝不可能事必躬亲、面面俱到,必须还得依赖宰相为总领的文武百官组成的官僚机构来治理天下。这样随着宰相权利的增长,就会出现“功高震主”的现象,构成对皇权的潜在危机,这样皇帝势必会想办法削弱宰相的权利,两者之间就相互猜忌,争权夺利的事情每朝每代都会发生,这是地主阶级的本质所决定的。根据历史资料所叙,皇帝与宰相之间的矛盾,常常已宰相被杀或者隐退为结局。比如:在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刘邦的相,为了谋求刘邦的信任,戒除刘邦的疑心,便把自己子孙兄弟送到战场一线与刘邦一起杀敌,作为质子,表示自己对刘邦的中心;两汉惠帝期间,吕后专权,陈平为相,因吕后忌惮陈平权力过大,而招致杀身之祸,陈平便故意不理朝政,不揽政务。“日饮醇酒,戏妇女”,“吕太后闻之,陈独喜。”皇帝不怕大臣欺压百姓,甚至不怕大臣贪赃枉法,就怕大臣起了谋反之心,威胁到皇家的统治。纵观我国历代以来的宰相制度演变,就可以看出背后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二 三公制到三省制的演变进程   西汉初期,封国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并存,丞相均为自封君,拥有着很大的权势,坐拥山头自为王,往往不听皇帝指挥,自行处理政事,严重威胁皇家的统治。所以,西汉前期不断进行削弱丞相权利,削夺封国藩王手中的势力。文帝时期,采用晁错的“削潘”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武帝时期,为了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他亲自过问一切政务,令九卿百官,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不用通过丞相这一措施,很好地限制相权。同时冷藏宰相,在宫廷内人用尚书、侍中等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组成内朝,发布一切政令。这样以宰相为外的外朝,则只是听令与内朝,变成执行一般政务的机构。武帝对丞相控制相当严格,极大地削弱了丞相的权力,使皇权有了显著的提高。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设立尚书台,扩大了尚书的权力,使得尚书权势益隆,由皇帝秘书机构转变为中央的政权机构,地位早已在三公之上,“虽置三公,权归台阁”。尚书逐渐成为实际的宰相,到了东汉后期,尚书权力越来越大,皇帝已不能控制。东晋时期,皇帝的近臣侍中得重用,中书权力逐渐被侍中夺得。而在秦朝、西汉时期,侍中只是皇帝的侍从,并无官署。西晋时期,改侍中寺为门下省。东晋时期,侍中始有官署,地位渐为重要,侍中与中书共同评议尚书奏事,已在朝廷担任重职。再到后来的南北朝时期,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同时存在,不过侍中、中书令为内朝重要官员,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而尚书令则为官于外朝管事,是政府机构的官员。这时三省规模已经初步形成。   三 三省制的确立与演变   隋朝初期,隋文帝杨坚总结了前人的统治经验,对以前的官僚制度推行了一些改革。第一,废除三师之职。在隋朝三师之职已经沦为徒有虚名的官职,只是用以尊崇为德高望重的大臣的虚职。可见,隋朝已经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