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不同死亡意象在音乐作品中差异.docVIP

浅析中西不同死亡意象在音乐作品中差异.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西不同死亡意象在音乐作品中差异

浅析中西不同死亡意象在音乐作品中差异   内容摘要:中西音乐由于文化背景的迥异,导致为死亡主题所创作的音乐作品的态度、音乐创作的数量、对死亡体裁作品的认知程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文章通过对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中“二元对立不避死亡”价值观念与中国文化中的“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的比较,试述了中西不同死亡意象对音乐作品创作所产生的差异。   关键词:死亡 音乐 中国 西方 差异      仰视历史的苍穹,神话巫术交糅,以生命为轨迹勾勒出了人类文明辉煌不朽的画面。音乐作为连接生活与哲学的通道一直发挥着它固有的作用,而死亡美学作为哲学、美学范畴一个千古不绝的话题总是缠绕在人类灵魂之树的深处,生生不息、延绵不断。而音乐家们,用他们那些无形、无界的音乐符号,扮演着最生动的解说家,阐释着人生的真谛。   死亡是缠绕在艺术宫殿中的常春藤,是闪烁在文学艺术夜空中的辰星,文学艺术并将它植入自己的神秘心灵。中西方的音乐家们用他们对生和死的真切观察和敏感体验,用美、爱、良知和智慧、信仰、价值等等精神性的表现过程,述说着不同文化下的审美差异。   我们可以依据历史和逻辑的两个层面去划分中西音乐作品中在对死亡意象上的异同观点。      一、从历史上“横向”比较   原始时期音乐作品中的死亡意象多是对神和上天的敬畏,音乐作品表现着人们思想中的无能为力的胆颤,所有音乐的形式都围绕祈求于神和上天,这一点上在中西方是貌似一致的,但是原始时期西方哲学家们认为生死是相互转化的“二元对立统一的现象界”,而中国文化中强调是一元的“不朽”,根据史学家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清晰地判断甲骨卜辞时代的中国人就有“不死”的观念。基于以上貌似膜拜相同,却在思想和价值观念略有差异,导致古典时期中西方音乐作品死亡意象存在了大不同。   在古典时期中西方在音乐作品中的死亡意象,分歧日益加大。   首先在西方的古典时期前后,从13世纪开始近代的源头寻找自然的死亡,基督教的影响一直统治着西方社会的精神生活,音乐作品也不能例外,从基督教弥撒中的《羔羊经》到复活节上的《哈利路亚》,无不显示着两个本元的对立,区别仅仅在于中世纪末给人们造成悲剧的对死的愤怒――“我之死”一直持续到18世纪,如蒙泰韦尔迪(Claudio Moneteverdi,1567―1643)的歌曲《让我去死亡》,到了18世纪中期才开始对亲人的死――“你之死”的转化,如莱?文?恰母皮(L.V.Ciampi,1719―1762)所做的《尼娜》、穆索尔斯基的《死之歌舞》等很多作品,使这种对死亡的意象到浪漫主义达到顶峰。   然而在中国“古典时期”(本文是对应西方的古典所做的对应,故而用中国古典),继续保持着“不朽”及“不死”的死亡意象,在文艺作品中尽少地提及“死”这个字眼,但中国古典死亡观中儒释道三派反映出三种相异的不朽,如孔子的舍生取义、佛教的生死轮回、道家的辩证色调,但在音乐作品中却几乎不创作或直接避之“死”字的音乐作品。   纵观历史角度的“横向”比较得出,尽管在相同的时期,但在不同的观念、思想和伦理道德背景下,中西音乐家们对死亡意象素材在音乐运用中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二、从逻辑分析上“纵向”比较   正像对历史横向角度比较的一样,生命存在会在不同程度赋予中西两种生活逻辑的人以不同的艺术冲动和审美颤动,激发心灵的灵感,死亡也不同程度地叩响他们的精神大门。   (一)“避”死色彩的中国音乐作品   中国音乐作品虽未直接提及“死亡”字眼,但中国人对死亡的观点却是极其丰富而深刻的,所包藏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以及对人生真谛的体味是远为我们所领悟的。但对这类音乐作品创作所做出的态度,却是极力地避之又避,仿佛不认为死亡意象存在或是仅承认其在短暂的生命中占较小的比例,但这其中却蕴含着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1.《十面埋伏》的取义成仁   孔子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的历代英豪,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琵琶曲《十面埋伏》中项羽“乌江自刎”有明显的反映这种观点的死亡意象,“乌江自刎”中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逃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音乐戛然而止,把对生死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2.沉默固定的“哀乐”   无论“哀乐”的源头是出自陕北民间音乐《粉红莲》还是出自北方的吹打乐,都充分地表明,一元的死亡意象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对“死亡”这种音乐作品创作的沉默。   尽管在20世纪出现过一些直接带有死亡意象字眼的艺术作品,如1986舞蹈作品《鸣凤之死》,但这类音乐作品极少在国内传习。   (二)西方音乐作品中“不避”死亡主题二元对立观   在西方音乐发展的脉络中,对于死亡这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