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型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报道之框架研究上——以雅安10 822615青衣江水安全事 件媒体报道为例.doc

新时期小型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报道之框架研究上——以雅安10 822615青衣江水安全事 件媒体报道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时期小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之框架研究(上)——以雅安“108226;15青衣江水安全事件”媒体报道为例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媒体报道 框架 舆论监督 [摘要]: 本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10#8226;15水事件”期间相关媒体报道为样本,较为完整并创新地运用框架分析理论,得出以下结论:在针对该事件的媒体报道中,事发地市级官报较之省级官媒和异地媒体反应略显慎缓,并随之对其他媒体的转载产生了影响;而整体媒介报道中市民话语呈现出边缘化态势,市民话语多以两种装饰性角色出现并作为政府“稳压框架”的功能性补充,传统的危机报道模式历历可见;媒介整体能较为客观、完整地报道事件进程,体现出舆论监督的信息传播功能基本发挥正常,但同时或因受政府“危机公关传播”策略影响,媒体的舆论监督批评、教化功能尚显不足,特别是事发地媒体和网络媒介尚缺乏问题追究意识。   一、背景与价值   转型期[1]由于“社会结构和信息传播方式等的变化,加之人类尚不能准确地预知和控制所有无序因素,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并表现出频率高、规模大、危害大、影响深远等特点”,诸如广为人知的“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丑闻”等,均表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正在由‘非常态’转变成为一种‘常态’”[2]。   同时,媒体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度也日益升温,并“具有时效性和导向性强、受众广和一定的监督教育功能等特点”[3]。事故发生后,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事故责任方、事故受害者等利益团体在相关媒体报道中均有不同角度的呈现,由此形成了媒体多元的报道框架,“这些框架彼此竞争,以争取社会大众的认识与支持”[4]。   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更多的公共卫生事件在转化为重大社会危机之前,是否已经具有某些征兆?针对性的社会预警机制是否已经建立完善?媒体报道是否使得人们对于导致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的社会深层机制方面的原因引起足够重视?媒体作为社会转型期的“守望者”,其报道的内容和方式对于人们直观认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着重要作用,而媒体话语本身亦能引导全社会对于事发原因和事故影响进行有效反思。即,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积极作为有助于从源头上规避和减少此类危机事件再发生,降低社会危机处理成本与代价。   2008年10月15日晚8时许,由于位于青衣江上游的两家华能公司所属电站检修放空水库蓄水,大量泥沙进入河道,导致江水流经的四川省雅安市全城较长时间停水,城区13万市民基本饮水呈现危机态势。空前污浊的江水、刺鼻的气味、死鱼漂浮的场景让市民迅速“合理想象”到赖以解决全城饮水需求的青衣江水是否已经被化学污染?突然间大量死鱼漂浮是否是地震前兆?各种流言瞬间蔓延开来。   “10#8226;15水事件”容易让人联想到近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危机事件”,但无论从波及范围还是影响深远程度上,“10#8226;15水事件”都不能与之并论。笔者将“10#8226;15水事件”定义为新时期小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对事件期间相关媒体报道作了较为系统的跟踪,期望此类研究不仅能总从重大突发事故之后的媒体蜂拥报道中获得足够的研究线索,更能居安思危,见微知著,从类似小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媒体报道中得到必要的启发。   二、理论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新闻框架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1955),1974年德国社会学家高夫曼(Goffman)将这个概念首次引入文化社会学。20世纪80年代,这一理论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5]。人们认为:新闻并非自然产物,而是客观现实的建构过程,媒体的工作不仅是简单的报道事实真相,更重要的是将新闻组织到各自的框架之中,媒体工作者在处理信息中有着整体性的思考基模,即“新闻框架”。因而新闻报道是“框限”部分事实、“选择”部分事实以及主观的“重组”这些事实的过程[6]。可认为,新闻框架不仅是一种理论视角,还是与“建构”相关的一种方法论。它通过建构被报道对象的公众形象,引导人们对新闻事件认知和理解。   在大众传播学领域中,框架通常被认为具有两方面的属性:一种是名词属性,即框架是待分析的新闻文本;一种是动词属性,即把框架理解成为一系列的动态过程——选择、强调或者重组。也就是说,新闻生产者通过选择、强调或者重组新闻事件、及一系列的框架工具形成新闻的框架,这个框架赋予新闻文本特定的意义,从而影响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认知[7]。   台湾学者臧国仁曾经将框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结构。其中框架的高层次结构,是指对某一个主题事件的定性,即“这是什么事(what’s it that’s going on there)”。高层次的意义经常以一些特定的形式出现,如标题,直接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