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版本)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了解问题—提供指导—预测干预—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初发成完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3)不平衡性。不同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不同,具有不平衡性。(4)差异性。各种心理机能所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
顺阶差不平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我国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少年期。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青年初期。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
(二)关键期
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印刻”)
2、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1、代表人物:皮亚杰
2、内容:①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③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威体育精装版人教版(2023年新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全册(含课后反思).docx VIP
- 2024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继续教育平台“大学习”活动线上培训栏目考试题库(1392题).docx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运动与位置》教学PPT.pptx
- 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第二场试题答案与评分说明20221129_综合部分_rev2(1).pdf
- 《影视剪辑艺术》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新课标】Unit 4What can you do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教师必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pptx
-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件.pptx VIP
- 团支部换届工作报告.pdf VIP
- 薄层色谱鉴别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