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汪曾祺鸡鸭名家艺术特色
浅析汪曾祺鸡鸭名家艺术特色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出生,1980年他60岁。这一年他在《北京文学》发表了风格奇异的小说《受戒》,引起文坛震动。此后他更是杰作连连,发表了如《大淖记事》、《异秉》、《故里三陈》等一系列迥异于同时代作品的有鲜明汪记特色的风俗画作品,被认为“是中国新时期小说从思想的教化向艺术的诗化回归的开始”①,也从此奠定了他诗化风俗小说家的地位。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汪曾祺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这几乎也成了评论界的一个定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其实早在汪曾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成为沈从文的学生时代,他就写了平生的第一篇小说《灯下》,几经修改成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异秉》。此外,汪曾祺于1947年发表的小说《鸡鸭名家》几乎在各方面都和他晚期的杰作如出一辙,可以说汪曾祺在《鸡鸭名家》中已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顶峰。可惜评论界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后期的作品上,对他早期的作品关注有限。因此本文力图通过对汪曾祺早期小说《鸡鸭名家》的艺术特色的分析,唤起学界对他早期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发现和挖掘,从而建构起一个完整的汪曾祺的艺术世界。
一、清新别致的文体结构
不追求贯穿到底的情节,更不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甚至不强调前因后果,摒弃巧合,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这是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点。汪曾祺讲的故事很简单,但他却善于讲故事,常常是老故事新讲法。王安忆曾经说过汪曾祺的故事是“顶顶容易读的了。总是用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最平凡的事。”②这些特点其实早在《鸡鸭名家》中已经尽显无遗。
《鸡鸭名家》的开头是一个很简单的问句:“刚才那两个老人是谁”,一下子就把读者给吸引住了,更奇特的是同样一个问句在作品前面部分反复出现了六次之多,而且在这六次中间作者又插入叙述了其它的事情。如在第一、二次之间插入描写了父亲洗刮鸭掌的过程(洗鸭掌),第二、三次之间插入介绍了家乡的鸡鸭店及其酒糟鼻主人(鸡鸭店),第三、四次之间插入描绘了一只金彩绚丽的大公鸡(公鸡),第四、五次之间插入叙述了沙滩上分鸭子的情形以及如何给鸡鸭作记号(鸡鸭),第五六次中间插入的是用砂锅煮鸭翅鸭掌的情景(煮鸭)。这种结构看似分散,似乎是作者故意顾左右而言他,甚至有些离题,但奇怪的是它非但不让人觉得离题,反而更加强了读者寻找答案的欲望,达到了“一咏多叹”的效果。
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仿佛一只手吊着读者的胃口,另一只手又不紧不慢地给下文主人公的出场作好铺垫,因为这六个问句中间插入的几个不同的场景都或隐或显的与鸡鸭有关,而这些其实就是对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另类介绍。这是汪曾祺有意为之的。他写环境,写风俗,是为了写后面的人物。只有把环境的特点写出来,人物的特点才有了依据。环境风俗写好了,风土人情写好了,小说所要表现的人物也就呼之欲出了。随着开头问句答案的出现,《鸡鸭名家》中主人公余老五、陆长庚的出场也就顺理成章了。
此外,作品的结尾也很有特色,连续两个问句的使用不仅和开头的问句遥相呼应,而且又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汪曾祺非常欣赏海明威的一句话:“冰山之所以雄伟,就因为它露在水面上的只有七分之一。”他自己也认为,“一篇小说应该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作者写了,读者读了,创作过程才算完成。作者不能什么都知道,都写尽了,要留出余地,让读者去捉摸,去思索,去补充。”③汪曾祺的小说看似平淡实则极富弹性的原因就在于此。
二、乡间巧人形象的成功刻画
一个“巧”字,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了丰富文化意味的符号,包含着“劳动、创造、灵性、生活、智慧”等字眼,它实际上是凝结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中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和传承的价值理想和文化诗学观念。
《鸡鸭名家》这部作品成功地刻画了余老五和陆长庚两个乡间巧人的形象。余老五是炕(孵)小鸡的能手。他成天无事可做,提着他的紫砂茶壶在街上闲逛,只有在每年的春夏之间,人们才见不到他的踪影,因为这个时节他在炕小鸡。对于余老五炕小鸡的过程,作者是不惜花了繁复的笔墨来描写的。从照蛋、下炕到上床,炕小鸡的过程繁琐而且要求很高,在这个期间炕小鸡的师傅必须聚精会神、废寝忘食地投入工作,余老五严谨认真的态度让人简直觉得这不是炕小鸡,而是在完成一个极其微妙而又激动人心的工艺品,不可稍有马虎懈怠。余老五炕出来的小鸡也确实比别人炕出来的小鸡卖得好,虽然其实他炕的鸡和别人炕的鸡份量是一样的,但他的小鸡看上去大一圈,因为他炕的小鸡比别人晚出炕一个半时辰,这样小鸡的绒毛出足了,看上去就大。别人之所以不敢晚出炕,是担心万一时辰拿捏不准,一炕蛋都废了,而余老五则“从未误过一回事”。④
陆长庚诨号陆鸭,这个诨号是因为他是养鸭子的好手。他能把倪二在白莲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