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血管成像,血管造影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血管造影;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key words] ct angiography; angiography;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髂静脉受压可造成静脉回流障碍、下肢静脉高压、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甚至继发髂-股静脉血栓。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是指髂静脉受压和(或)存在腔内异常粘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静脉血管造影(dsa)在显示病变血管的同时还可以显示侧支循环情况,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成为诊断ivcs的主要标准。ct血管成像(cta)具有无创性,并且分辨率高,显像清晰。尤其是强大的后期图像处理功能[1-2],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笔者选择本院近年收治的ivcs患者30例,探讨cta在ivcs及继发血栓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30例为观察组,均经临床确诊,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6~70岁,平均(53.5±5.6)岁,病程1~15个月;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肿胀和乏力,严重者伴下肢浅静脉曲张及间歇性跛行。选择本院同期因其他原因行下腹部及下肢ct增强扫描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后均经临床证实无外周血管病变及下肢病变,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5~68岁,平均(52.6±6.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ct扫描及图像处理 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全部患者取仰卧足先进体位,肘静脉注射碘海醇100 ml,行头足向扫描。扫描参数:螺距为1,转速0.5 r/s,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20~300 ma,fov 35 cm×35 cm~44 cm×44 cm。扫描范围:对照组患者行第三腰椎上缘至耻骨联合部扫描;观察组患者分别行第三腰椎上缘至膝部及第三腰椎上缘至踝部的2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100、180 s。全部患者扫描后进行图像重建,采用mpr、cpr、vr、mi进行图像后处理。
1.2.2 dsa检查 观察组患者ct检查后2~3 d内行血管造影检查,采用ge advantx lcv+clarit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足背静脉注射对比剂,股静脉穿刺置管注入碘海醇行髂股静脉造影。合并血栓者先行溶栓或吸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测量全部患者ct横断面图像髂总静脉下2 cm处静脉前后内径,并进行两组对比,比较观察组患者dsa与cta诊断结果及影像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cta与dsa诊断
观察组30例患者cta诊断与dsa检查结果一致,其中,左髂总静脉受压26例,右髂静脉受压4例,14例患者继发血栓形成。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影,重建图像显示为局部充盈缺损或静脉内低密度影(图1)。30例患者ct扫描检查均可清楚显示周围组织、骨骼或动脉对髂静脉压迫情况,其中,6例患者显示左髂静脉受左髂总动脉及椎体增生压迫。dsa则显示受压髂静脉充盈不良、管壁粗糙,以及周围侧支循环。
①cta冠状曲面重建,显示右髂总动脉压迫左侧髂总静脉,左侧髂总静脉、髂外静脉可见血栓形成,血管充盈缺损。②vr重建显示右髂总动脉压迫左侧髂总静脉;③mip重建显示右髂总动脉压迫左侧髂总静脉
图1 左侧髂静脉受压并左侧髂静脉血栓的cta图像
2.2 两组髂静脉内径比较
观察组患者受压髂静脉前后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5、12.46,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髂静脉内径比较(x±s,mm)
3 讨论
ivcs是髂静脉受压和(或)腔内异常粘连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目前其临床发病率还不确切,季德卫等[3]研究显示,其在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3%,但是不包括无临床症状者,因此其实际发病率可能高于该值。髂静脉受压程度较轻者不一定表现为ivcs,正常人群髂静脉受压程度一般低于70%[4],本文对照组髂静脉受压程度为0~55%,与报道相符。
人群中左侧髂静脉受压的情况多见,这与其解剖结构有重要关系[5-6]。左髂总静脉在骨盆内横行,在腰骶椎之前与下腔静脉汇合,而腹主动脉分支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的前方后向骨盆延伸,因此左髂总静脉的后方为腰骶椎的生理性前凸,前方为右髂总动脉的后跨,前后受压,极易形成ivcs。调查显示,由于解剖结构因素左侧髂静脉受压占绝大多数[7],但右侧髂静脉也会受到动脉压迫,只是比较少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