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情境创设在化学课堂中应用策略.docVIP

浅谈问题情境创设在化学课堂中应用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问题情境创设在化学课堂中应用策略

浅谈问题情境创设在化学课堂中应用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12-0078-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12.034      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人们对于自己有可能解决但是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学习的驱动力最强的时候,这时候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加上老师的点拨,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我们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者“角色”,真正“融入”学习活动之中。本文以《氨气的性质》一课为例谈一谈问题情境创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教师展示一组有关液氨泄漏的图片   讲述:高速公路上罐装车上的液氨发生的泄漏,短短十几分钟,整个天空被浓浓的白雾笼罩,处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村民们携家带口惊慌失措向村外狂奔。白烟过后,有20人中毒,15人被冻僵,同时大片的庄稼、蔬菜被熏死。通过这一组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1.在液氨泄漏时村民为何要惊慌?2.发生液氨泄漏时村民应采取什么应急措施?3.如何消除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4.为什么会有人冻僵?5.同学们能够得出有关氨气的什么性质呢?   【师生小结】(一)氨气的物理性质: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液氨气化是吸收大量的热量,液氨可做制冷剂。   【教师】通过对氨气泄漏时的处理方法,我们知道氨气可溶于水,那么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究竟有多大呢?   【演示实验】氨气的喷泉实验。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水通过导管进入烧瓶,形成红色的喷泉。   【教师】烧瓶内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什么?   【学生】形成喷泉的原因是烧瓶内外形成一定的压强差,从而使烧杯里的水以喷泉的形式进入烧瓶中。说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教师】氨气极易溶于水(1∶700)。   【教师】我们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见到了哪些喷泉现象?与这里的喷泉形成有何不同?   【课件展示】火山爆发、广场的喷泉   【小结】总而言之,只要内外形成一定的压强差就能形成喷泉。   【教师】我们一起分析喷泉实验的另外一个现象。请大家思考烧瓶中为何形成红色溶液?   【学生】是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氨水呈碱性。   【教师】二、氨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NH3+H2ONH3?H2ONH4++OH-   NH3?H2O NH3↑+H2O   【教师】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与水结合成NH3?H2O,NH3?H2O小部分电离,NH3?H2O不稳定,受热分解为NH3和H2O。   【教师】氨溶于水呈碱性,那么大家考虑氨最容易和哪些物质反应?   【学生】与酸的反应。   【演示实验】用浓盐酸、浓氨水反应(魔棒生烟)。浓硝酸、浓硫酸分别与浓氨水的反应。   【教师】发生什么现象?分析发生的有关反应。   【教师】利用易挥发性的酸与氨反应时,有大量白烟产生,可以检验氨气或氯化氢的存在。   【教师】结合H2S中S元素的化合价回忆H2S的化学性质,推导NH3的其他化学性质。   【学生】 NH3中氮元素为-3价处于氮元素的最低价态,所以NH3具有还原性。   【教师】3.与氧气反应4NH3+5O24NO +6H2O   【教师】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写出工业制备硝酸的反应原理   【过渡】性质决定用途,我们一起分析氨的用途。   【课件展示】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氨的用途。   二、评析   前苏联教育家马丘什金认为,问题情境的成分主要有三个方面:①问题情境的核心成分是新的、未知的东西,是为了正确地完成所提出的作业和必要的活动而应当加以揭示的东西,未知的东西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这是问题情境难度的标志。②问题情境的第二个组成成分是对新的、未知的东西的需要,这一成分反映了思维的动机方面。③问题情境的第三个组成成分是学生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包括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创造能力。问题情境的这些组成成分表现了思维的内部条件,只有在具备这些内部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产生问题情境。   笔者认为,问题情境的构建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生活情境,应用于生活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经过高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应该能解决或解释生活中见到的基础的化学问题。在本节课刚开始,以新闻为导入点,利用直观的图片,学生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氨气的危害以及处理方法。这样的导入,学生会比较有成就感,如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