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史热背后文史刊物创办.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读史热背后文史刊物创办

浅谈读史热背后文史刊物创办   摘 要:当下“读史热”、“讲史热”的风行引发了文史类读物的畅销,但是畅销的背后却难掩一个事实:一方面是通俗历史类读物持续热销,另一方面却是传统严肃学术刊物依旧是少人问津。事实是“读史热”并未让读者真正爱上历史。作为引导阅读导向的“操盘手”,各种文史类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者们,如何客观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并调整自身的办刊方向,以更加充分地发挥传播思想知识、积累文化的社会功能,这是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读史热;文史读物;创办;定位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123-02      一、文史类刊物的市场定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研究和开发文史资料的市场价值,扩大文史资料的社会影响,加大文史资料的传播力度,由此各类文史刊物应运而生。文史类读物的出版,使文史资料从只是为史学界服务发展为通过更多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社会服务。   但是,纵观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各类文史类刊物,很好实现与市场对接的并不是很多,也不像一般社会刊物那么容易。众所周知,文史类刊物刊载的是史料,因为是史料,具有真实性,不能胡编乱造;还因为是史料,要具有严肃性,要高格调,而不要低级趣味。基于这种自身特点的影响,很多文史类刊物,除了研究者和部分历史亲历人群外,多数人还并不十分关注,也因此徘徊在市场边缘,远离读者,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文史类刊物在市场竞争中,为了吸引眼球,追求经济效益,不惜进行剑走偏锋式的炒作、戏说,刊载肤浅甚至充斥着“史学泡沫”与“文字垃圾”的低俗文史作品,这种单纯追求娱乐化的低俗办刊方向虽然使一部分刊物暂时赢得了市场关注,赢得了经济效益,但其长期以往必然输掉读者,输掉全盘。面对“戏说历史”、“俗说历史”的风行,以及当前历史教学日渐式微的现状,作为“史学布道者”重要一员的文史类期刊,理应担当起对国人进行智育和美育教育的重任。   笔者认为,面对这种现实,对于多数文史类刊物而言,选好通俗和学术的平衡点,积极适应读者和市场的需求是明智之举。其实,“读史热”的风行,也正说明公众对于接近历史真相的渴求是非常强烈的,只是缺乏正确的途径和易接受的方式。学究化的历史因为其枯燥乏味的表述而为读者所排斥,而通俗化的历史又有写作态度欠严肃之嫌。所以,要做到既能留住中国史学的经典格局同时也要留住好看,就要在办刊的定位、内容和风格上,多动脑筋。即要做到在以学术性、思想性为主的基础上同时也兼融知识性、趣味性。比如,在内容的选取上实现严肃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做到既好看亲民,又保留最真实的面貌。在语言运用上,也可通过运用诸多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的趣味性,等等。只有实现大众化编辑理念,才能拥有更多的读者和市场。   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和现代的阅读理念中,实现传统严肃历史学术的通俗化、大众化,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也是文史类刊物实现市场化经营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经途径。但这并不是强求所有学术刊物去和通俗读物争夺同样广阔的受众,关键是刊物在自我格局调整变换中能否适应读者和市场需求,建立起自己的核心读者群,引导读者的阅读趣味,实现自身的文化功能。   二、文史类刊物的编辑定位   关于编史修志者的编辑定位,抑或说基本素质,我国历代史志学者都有精辟的论述,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史家须兼?“史学”、“史才”、“史识”三长,而尤重“史识”。到了清代,思想家、史志学家章学诚又增加了“史德”两字。是否具备这四长,成为后人衡量编史修志者优秀与否的标准。这个标准放在今天,从中亦能体悟出文史编辑这个职业的深度及广度。尤其是面对新时代下的新形势,编辑人员更要赋予这“四长”以新的时代内涵。   1.史德。即清人章学诚所谓的“心术”。放在当下,笔者认为,史德就是对文史工作者人品、道德、修养的要求,也就是面对历史时的求真精神和客观态度,这应是编辑需要坚持的首要原则。   眼下的“全民读史”热潮,对于编辑出版工作者的“史德”无疑是一个考验。一份刊物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不人云亦云,不跟风,不媚俗,不炒作,是应当的、必须的,但也是难能可贵的。在市场竞争和利益驱动下,浮躁、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的不负责任行为,时有发生,应该特别警惕。否则不仅误事,而且误人,与史料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宗旨也大相径庭。   其次,政治素养也是编辑出版工作者史德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很多历史作品都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肩负着政治宣传的作用。处理好意识形态与历史作品之间的关系,对文史编辑亦是一种考验。因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复杂、微妙而多面的互动关系,把两者看做是绝对的不相容或势不两立,这都有问题。意识形态可能有害于历史,也可能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