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C产业现状的的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IC产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经过近一周的精心准备和多方联系,通过现场采访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2005年汉芯精英磨砺营产业调研部分在8月7日正式结束并进行了答辩报告。 总体看来,各小组的调研主题主要集中在中国IC产业的现状和国外差距,以及IC产业的人才需求等方面。同时,也都提出和总结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充分说明了,这次产业调研是十分成功的。 1.IC产业发展背景 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经济浪潮的到来,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事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人民生活和信息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世界半导体产业环境不断改善,集成电路的性能以惊人的速度向快速和微型方面发展,其发展潜力、高技术含量和广阔的市场都令人叹为观止。与此同时,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也已经开始快速发展,正在努力向世界技术前沿靠拢。也就是说,我们中国的IC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正处在一个摆脱一味只是集中在制造和消费方面而向核心技术领域转型的一个关键阶段,所有的IC精英们正在齐心协力打造中国自己的“中国芯”,争取早日扭转在内核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局面,这是每一个IC精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这次产业调研的最大目的,希望能够让同学们领悟到这一点。 对于国内一些IC企业的考察和调研,则主要集中在进来的发展战略与定位上。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如何对自身以及同类的本土IC企业定位?如何定位与国外IC企业的合作或者竞争关系?如何看待本土人才的流失及采取什么对策培养和建立人才储备?是如何推进本土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我们希望通过调研能够归纳得出一些关于中国IC企业界对自身的定位以及了解他们如何与国际上IC企业合作或者竞争的模式,从而对中国IC产业发展的契机有一些更加接近实际、更加深入的思考。 2.中国目前IC产业的一些发展 2.1 产业规模急剧扩大 上图: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规模及增长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8英寸、12英寸芯片生产线有17条,成为全球新的芯片代工基地。芯片设计公司从最初的几十家增至400多家,特别是上海的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华虹NEC和苏州的和舰等一批大型芯片制造企业的投产,增强了我国芯片产业的整体实力。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芯片产业规模年均增幅超过40%。2004年上半年,我国芯片市场总规模达1370亿元,芯片总产量超过94亿块。近几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计算机、消费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主要需求领域都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势头。200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65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40%,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908亿元,同比增长40.2%,高于去年全球增幅12个百分点。2004年正成为中国IC设计产业由萌芽期进入成长期的重要里程碑。到2004年底,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拥有421家企业,从业人员上升到约1.65万人,总销售额达到了8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达到41.5%,增长主要来自显示驱动芯片、智能卡芯片、无线通信芯片和多媒体芯片。预计今后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5%左右,2008年销售额可望达到800亿。?芯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芯片制造业成为产业增长的主引擎。在地区布局上,我国芯片产业形成了大重镇: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集聚度最高。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区,具有研发、人才优势。中芯国际在此建成了我国第一条12英寸生产线,初步构筑了产业高地。   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是我国最大的信息产品制造和出口基地,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开始进军芯片产业。   以成都、西安为中心城市的中西部地区,人力、电力、水资源丰富,并拥有传统的电子工业基础,随着英特尔、中芯国际的芯片封装企业落户成都,英飞凌研发中心落户西安,该地区的芯片产业开始崛起。芯片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准迅速提升,特别是中芯国际北京12英寸生产厂的建成投产,使我国芯片生产技术从0.25微米、0.18微米进入到0.13微米、0.11微米的国际前沿水准。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随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催生了一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如方舟、龙芯、爱国者、星光、网芯、展讯、中视一号等。   特别引人瞩目的是,2004年上半年,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展讯公司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第三代(3G)手机芯片,打破了手机芯片核心技术被国外通信公司垄断的局面。2004年底,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研制出基于清华大学DMB-T标准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视一号数字电视芯片,是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化进程的重大突破。权威预测显示,作为全球芯片产业增长最快的地区和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2010年前,中国将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