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话语与语言教育: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广东国语运动.doc

政治话语与语言教育: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广东国语运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话语与语言教育: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广东国语运动

政治话语与语言教育: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广东国语运动 第31卷第5期 2010年9月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Jinggangsh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I.31NO.5 Sep.2010 文章编号:1674—8107(2010)05—0092—07 政治话语与语言教育: 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广东国语运动 喻忠恩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摘要:国民党”二大”后,广东发起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国语运动.但是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以及国民 政府的北迁,广东的国语运动开始发生逆转.在此期间,广东籍国民党要人以粤语为栽体的正统意识,以及 凭藉这种意识对政治话语权的争夺,是造成这一时期广东国语运动成效甚微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政治话语;语言教育;广东;国语运动 中图分类号:G523文献标识码:A 目语运动足民国时期教育领域内的一件大 事,是中国语言教育现代化乃至整个教育现代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语运动历来足我国学术 界尤其是语言学,文字!学研究界比较关注的一个 领域.不过,已有学术成果主要从宏观层而展开, 对区域国语运动,国语教育还未进行系统,深入的 研究.同时,从社会史学的角度深度研究圄语与政 治之问关系,也尚未引起国内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然,这对于教育史研究以及社会史研究,不能不 说是一种缺憾.本文主要结合国民党”二大”后广 东政治局势的演变,对这一时期及此后几年的广 东国语运动进行考察,就政治话语权的演变与 语言教育之问的关系进行尝试性的分析. 一 ,国民政府的舆论推动 1926~1月1口至20Lf,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 表大会在广州子彳开,为国民革命军实施北伐,统一 f1国进行动员.…”与此同时,”l『i华民国国语研 究会”1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成立全圈围 语运动大会筹备处,决定在全圈范嘲内发起国语 运动. 在此之的,尽管各地国语运动风起云涌,但Ⅲ 语教育在广东一直没有得到当局者的重视.不过, 由于国民党”二大”所确定的走向伞国的目标,与 此次国语运动所追求的以语言统一推进国家统一 的宗旨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广州国民政府对这 次来自北京的国语运动号召作出l『积极的回应. 1926年1月15日,国民党机关报《广州国民日 报》发表了一篇《不谙国语之吃亏》的文章,向市民 百姓强调学习国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文章中, 作者以一个故事说明不学习国语的危害性. 当民国改元之初,龙济光率济军数万,祸粤数 载,其蹂躏之惨,粤人至今,犹谈虎色变.盖其面目 既狰狞可畏,而语言又啁啁莫辨.所到之地,动辄 奸淫,宜乎妇孺视之若蛇蝎矣. 本市小北某街,有贫妇某,颇具姿首,以时尚 盛暑,室内炎热,因在门前缝裤.济军过其前,见妇 居高贴五福临门,认为娼寮,顿起淫念.因趋前致 词日:”你们是做货的吗?”妇遂点头答日:”是.” 济军聆言,不禁狂喜,即掬出小洋六枚:”六个小洋 一 次,够不够?”妇又误为缝一条裤,以六角代价, 亦不假思索答日:”够.”至是两皆误会.济军急不 暇待,竞牵妇入房,偿其兽欲.妇恐极而号,大呼救 命,邻近之人虽闻,然均慑于济军之威,无一敢出 收稿日期:2010—06—15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项目”民国庚款兴学中的教育界纷争研究”(项目编号:08SJQOO3). 作者简介:喻忠恩(1970一),男,江西彭泽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史与职业教育研究. 第5期喻忠恩:政治话语与语言教育: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广东国语运动93 面干预.此事毕,妇不甘受辱,喊警纠缠济军到区, 由区转解军法处.当时处长亦济军一流人,自然偏 听济军一面之词.置妇言于不闻.竞以彼此误会, 薄责济军数言,即将两造谴回,和平了结.然而妇 以六角小洋,蒙一生之羞,亦太不值.苟妇略谙国 语,事未成前,严词拒之,济军虽强,终无如之何 也.观夫此,不谙国语之吃亏,益信而有徵矣.}2 这当然是一个通俗得多少有些无聊的故事. 不过,媒体也只有通过这样既通俗易懂又吸引眼 球的故事,才会引起普通民众对国语重要性的关 注,才能产生宣传国语教育的效果. 广州国民政府对国语运动的重视,得到了长 期从事国语教育,支持国语运动的教育界人士的 积极响应.1月23日,31日,《广州民国日报》分别刊 发”国语运动号”,发表了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教员 郑汉明等人关于国语教育的四篇文章,正式拉开 国语运动舆论宣传的序幕. 由于此前广东国语教育推动乏力,民众对于 国语的了解实际上并不多,郑汉明的多篇文章以 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民众普及国语的基本知识,并 说明为什么应该学习国语. 鉴于当时一般民众容易将”国音字母”误解成 一 种新文字,他为此进行r解释:”国音字母”本身 并不是一种新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