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建材水泥电杆厂新厂
项目地点:***经济开发区祁丰村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承办单位:***建材水泥电杆厂
项目法人代表:***
1.1.2 项目概述
***建材水泥电杆厂新厂由***建材水泥电杆厂投资兴建。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00万元,辅底流动资金300万元,项目落成地点为***经济开发区祁丰村,计划征地亩28亩,项目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主要生产21米、18米、15米、12米、10米、8米水泥电杆,年产规模3000万元,0人,产品,年可创利税0万元。***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北岸,东抵衡阳,西接桂林,县城距衡阳市54公里。地处东经111°32'~112°20',北纬26°28'~27°04',属江南丘陵,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西北最高海拔1044米,东南最低海拔54.8米。全年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内气温最高37.7,最低-1.3,年降水量1585.5毫米。全县土地肥沃,耕层较厚,光、热、水条件较好。***历史悠久,汉属泉陵侯国,三国吴从泉陵析出永昌、祁阳二县,县治分别设在***境内的砖塘和金兰桥。至隋代两县一同并入零陵县。唐贞观四年复置祁阳县,至解放初年治袭不变。1952年4月从祁阳县析出,设立***,定洪桥镇为县治至今。全县辖19个镇、4个乡、45个居委会、871个村,面积1872平方公里,耕地4100公顷,人口92万,其中非农业户口17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3.7人。***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尤以矿产资源广博誉满江南。主要有铁、铅、锌、汞、金、铜、钴、锰、锑、磷、煤、陶泥、石灰石、重晶石、大理石、花岗石等。其中铁蕴藏量探明在15亿吨以上,品位28~30%。铅锌开采有300多年历史,清水塘铅锌矿是湘南大型铅锌矿之一。***经济发达,综合实力雄厚。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1.77亿元,工业总产值40.74亿元,农业总产值9.91亿元。1993年,成为湘南第一个财政亿元县;1998年县本级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名列全市第一。国民经济提高5年实现翻“两番”目标,进入小康县行业。***农业兴旺,特色鲜明。自古就被誉为“鱼米之乡”。盛产稻谷、红薯、小麦等粮食作物,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项目县之一。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水生动物种类繁多,山塘养 鱼和家鱼人工孵化闻名全国,多年保持全国山塘养鱼先进县称号。牲猪被定为全国30个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之一。经济作物主要有黄花、席草、槟榔芋、生姜、大辣椒、湘莲、茶叶等,黄花、席草为境内特产,产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林业以杉木、楠竹为主,多次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现已形成10大高效农业示范区。199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6.52万吨。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黄花、席草、姜、芋等大宗经济作物收入超3亿元;年出栏肉猪100多万头,稻田养鱼边片上万亩,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多。全县农民人平年纯收入达到2431元。近几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果丰硕。“一地一品”、“一地一特”的区域化农业迅速崛起,产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黄花菜、席草、香芋、大辣椒、烤烟、牲猪、鱼、山羊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已具规模。其中黄花菜和席草两大主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发生巨大变化,有中型水库7座,总干渠53条长达547公里。通过深化改革,正在实现产品农业向市场农业、数量农业向效益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工业基础良好,发展迅速。全县有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405个,从业人员近3万,固定资产原值近10亿元。主要产品有钢铁、炸药、水泥、卷烟、皮革、卷尺、铜套、锁具、花岗石、大理石、仪器及席草系列产品等。草席、铜套、卷尺、皮革、炸药、食品等出口创汇产品远销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近10年改造调整,形成了食品、建材、化工、轻工、冶金等工业门类齐全、布局全理的工业群体。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拥有乡镇企业25583家,1998年年产值达120多亿元。***交通便捷,金融发达,商业繁荣。地处湘南,是三沿(沿海、沿江、沿边)辐射的“聚焦点”,1998年列入国务院批准的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湘桂铁路与322国道从境内并行通过40公里,湘江、白河交臂环抱。境内有大小7个火车站,正在筹建的衡昆高速公路将贯通县境。社会事业进步,科技气氛浓厚。全县有科普机构24个,建立实用技术专家工作室,开展科技“110”服务,在中央电视台多套节目中多次推介。教育“两基”已评为全国先进县,教育教学质量长居全市前列,每年为国家输送1500多名大中专学生。现有国家级示范性职业中专一所,职业学校2所,高级完全中学7所,初中、小学900多所,幼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