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温灸法[整理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氏温灸法[整理版]

馬少群與馬氏溫灸法 1、? 馬少群先生生平事蹟 天津名老中醫馬少群先生(1903—1992)曾在30年代以函授方式從浙江寧波“東方針灸學社”學習日本溫灸術,馬少群改進了日本溫灸術,自成一體創馬氏溫灸法,爾後九年,為人治病,雖然每每獲效,尚不知溫灸可治難病大症。至1943年,相繼患美尼爾氏病,高血壓,神經衰弱,胃部不適,求治於中西醫,服藥達十二年之久,終歸乏效,幾乎喪失治療信心。在坐以待斃之際,經夫人啟發,再度研究溫灸以圖自治,實不得已而為之,不想,僅僅半年疾病就全部祛除,一年後體健,壽享九旬。並且在以後數十年裏,馬老在臨床治病屢獲奇效,治癒大量疑難雜症。最後歲月裏,在學生幫助整理下出版了《馬氏溫灸法》。 值得一提的是,1976年3月,葉劍英元帥身患心腦血管病,經中西醫治療效果不佳,延請馬少群先生用溫灸治療,第一次治兩個月,第二次治療半年後病體痊癒,身體完全康復,後壽至90歲。 馬氏溫灸法至今在國內已經流傳了幾十年,由於種種原因,該療法一直僅流傳於民間,技術僅被極少數掌握,很多從事中醫多年的醫者甚至還從未聽說過。此法對腦血管病有獨特效果。對急慢性臟腑病,疑難雜病,老年病,婦科病等也有良好治療效果。 馬氏溫灸法可一次同時灸數個穴位,施救過程中勿須手持,固定於穴位之上,坐臥均可治療,還可以邊灸邊看電視,看書等,病人溫灸時甚至可以走動,非常方便,每次溫灸時間可以自行調整,治療過程中病人只覺得溫熱舒服,而且非常安全,容易讓人接受。 2、? 馬氏灸治要決 1)病初灸局部,病久重整體。 於病患的初期,“邪正相爭”的矛盾一般尚以局部為主,此時僅施灸患處,局部穴位,往往可頓挫病勢,是個簡易,快捷的灸法。但對於慢性病不能單純地這樣治。因為此時病久傳化,上下痞澀,陰陽失和,往往病情已不限於一經一髒一腑,因此灸治慢性病,必須重視整體配穴,以期灸通臟腑,經絡,灸通上下,調平陰陽,從而達到根除疾病的目的。 2)灸貴於早,貴於恒。 灸貴於早。一般是就急性病症而言。而慢性病症的灸治又應持之以恆。一些陳年痼疾,在灸治數月以後方見效果的情況是有的,因此醫患雙方均要長期用灸的思想準備,還有一些慢性病患者,當灸治若干時日,病情明顯好轉後便以為問題不大了,遂止灸,這常常導致病狀複燃。故馬少群先生每每叮囑慢性病患者,想要除病根,少則兩三個月,半年,甚至要更長的時間地灸下去才行。症狀已消失,還不能以為是病已根治,須以穴位觸診再做驗證。病治好了,如果身體仍顯虛弱,也應繼續用灸,培養元氣。總之,施灸不單是為了解除症狀,而更要以除病,健身為最終目的,故須持之以恆。 3)灸貴通腑氣。 各種慢性病,故病久臟腑傳化,一般均會導致腑氣的呆滯,灸治每有必要先通腑氣,這樣可以使腸胃的吸收,排泄功能趨於正常,則機體氣血生化有源,體內淤滯及病理產物易於化解、排出,各種病症均能隨之而好轉,故中脘,足三裏等為治療各種慢性病的必用灸穴。 4)灸貴引導,先後有序。 慢性病日久,常常導致病體上盛下虛,上熱下寒,而“盛”及“熱”又最為患者所苦,針對這種情況應先重灸病體中下部穴位。等中下部灸通,則“上盛”“上熱”之邪自可下行走泄,病情也就隨之鬆動,這就是灸法的引導功能的功用。當中下部灸通之後,再酌情增加上部穴的灸量,則上下皆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灸法先後有序。內熱盛,臟腑積滯重的病例灸法類似,此等宜先灸四肢穴,等四肢經穴灸通,再增加軀幹部灸穴,如此灸治會較為順利。 5)久病羸弱者,以“小火”為先。 遇病久而羸弱,進食少,體熱(喜涼惡熱)者,馬少群先生一般囑其先以下五日穴灸治:一日中脘,足三裏;二日環跳,陽陵泉;三日風市,申脈;四日肩髃,曲池;五日風池,絕骨。五日後在按其病在何臟腑,酌選穴灸治。遇病久而羸弱,進食少體寒(喜寒惡寒)者,先生則囑其按以下四日灸治:1日中脘,足三裏;2日下脘、天樞、氣海;3日關元、三陰交,4日內關、照海。4日後再按其病在何臟腑,選穴灸治。對這樣的患者,前十五天的灸量為:腹部每穴灸20分鐘,背部和四肢每穴每次灸15分鐘。等灸至患者進食增多,感覺體增長之後再使用通用灸量。此因虛甚則滯甚,故只宜先小通小補,否則病體不能受艾火而行之,可出現口幹,咽痛頭暈,不思飲食等反應。 6)兼病兼治,急者先治。 單一病患,可按各病常規灸法灸治,然而慢性病兼病的情況較為普遍,比如患者高血壓的同時尚患糖尿病,患咳喘病的同時,患有牛皮蘚等等,如此可將不同病患的常規灸法的穴組合並灸之。當然如兼病而以某一病患為主時,現灸治主要病患也是可取的,特別是兼有外感(感冒)、大便不通等急症時更應先顧於此,並按以下灸法灸治之。 治外感:灸風門(背部);陽陵泉(下肢)各25分鐘,日灸二三次,以微出汗為度。 治大便不通:灸承山(背部)25分鐘,左大橫(腹部)30分鐘,日可兩灸,以大便通為度。 ? 3.灸量掌握 馬少群先生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