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笔法理论之一.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笔法理论之一.doc

转折略说 2012-8-1 08:07| 发布者: 书法屋| 查看: 14| 评论: 0 - 摘要: 转折略说 从单一线条的中侧锋关系再说到线条之间的连贯,于是就有了个方折与圆转的问题。不过,我们只能说大体上方折圆转是着重研究线条与线条的衔接、搭配关系;却不能说在单根线条中绝对没有同样问题。只要是用毛笔 ... 转折略说 ? ? 从单一线条的中侧锋关系再说到线条之间的连贯,于是就有了个方折与圆转的问题。不过,我们只能说大体上方折圆转是着重研究线条与线条的衔接、搭配关系;却不能说在单根线条中绝对没有同样问题。只要是用毛笔画出的线,所谓的方圆转折也就在其中了。 ? ? 方折圆转的最典型表现是在于它的转换方向的过程中。当捺笔由下行走向水歌或钩笔由垂直走向水平,在走向的转换过程中,必然会有轻重、快慢、粗细等不同的处理方法。圆转的笔锋是不管方向有什么变化,笔锋始终处在线条中心,因此它的形状就有如“折钗股”式,线条无论有何种方向上的伸延其圆润的形体则不变,亦如蔡琶所遗兑的:“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典型的如小篆即是。方折的含意是每笔在转换方向时,笔锋作阴阳面的交叉翻转。它的笔笔衔接痕迹明显,多用侧锋连贯而成,易使圭角暴露,对于表达线条运动的方向变化和节奏变化大有好处。典型的如龙门《始平公造像》即是。 ? ? 转折的存在首先即依据毛笔划出、的线型本身,它是一种面积的存在。倘是硬笔,不管如何转换,线型仍然是单一的。因此它又可以与中、侧锋之间构成一个最初步的对应—圆转多用中锋、方折多用侧银不过,既然它是从线条的衔接入手,而不同方向的线条衔接又必然扩大为不同线型、不同字形之间在间隔上的衔接,因此它不可能不涉及到一个风格的问题。具体即表现为一种阳刚阴柔的对比。如圆转类的衔接其书风一般较偏近于阴柔,主要表现一种静态,一种缓慢的自然流动,而方折类的衔接大都给人以阳刚之感,表达一种动态,是跳跃的起伏波动的态势;更进而言之,圆转技巧的持续性强,有一种线形伸展的魅力、而方折技巧的停顿与间隔使它更具有点的性格、节奏感更强烈。按理说,草书的连贯性十分重要,它应更注重圆转的技巧以示连续不断;楷隶书则追求单个造型的完美,因此它应当意在方折以表达多变的向句。不过这也并不绝对,南宋姜夔有《续书谱》称:“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这是看出了转折的对比关系和对它的辨证认识立场,楷书因为强调构筑,故更欲连贯以取势;草书本来已有连贯,故倒要求顿逗方折以强调留而不滑,两者皆有各自的基调,但又希望以对方的长处来弥补自己。 ? ? 以转折作为风格规范去看历代书家,财楷书既有《始平公造像》的折,也有赵孟眺更直至何绍纂的转;草书中既有怀素的转,也有王铎乃至赵之谦的折。但一般而言,大都是转折互用,只是各自的比例不同而已。当然它也就决定了各家风格的不同。大凡折而能血脉相通,转而能处处留驻,不艰涩不轻滑,在技巧上即称上品。 本帖最后由 丹青散人生 于 2012-8-1 17:09 编辑 中锋的概念 ? ? 有中必有侧,中锋的涵义应该是与侧锋相对的。不过更广义地说:它之得以成立是取决于毛笔这一特殊工具.的特殊性能。 ? ? 毛笔是柔软的,一按就倒;一倒就会有各种不同的偏笔。对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初学者来说,写偏笔很容易,只要把笔按倒当刷子就行;但要写出笔锋不偏不倚。正在线条中心的效果来,却必领经受严格的杉m法则训练。太容易了当然人人皆能,唯其有难度,于是就有了技巧存在的需要。中锋作为书法用笔的一个万劫刁书的原则,我想首先并不是什么人有意为难或泥古不化,只要用毛笔,就必然会伴随着中锋要求,除非你不打算搞艺术,或除非你舍弃毛笔用其他什么玩艺儿,但那又是书法家们无法接受的;于是中锋原则也就能成为万代楷模。 ? ? 不过这只是一个局限于难或易的简单规定。事实上,艺术审美需要在此中起着更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书法是纯粹的线条艺术,它对线条的高质量要求使它不得不求助于中锋:恐怕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或任何一国的书写工具能对线条有如此的苛求。线条不但能体物造形,它不仅是作为媒介而存在;它自身具有一种独立价值,它的实际平面的天地中可以凸现出一种立体的美:中锋的圆润、浑厚可以帮助这种美的表现,于是就有了线条的立体感一说。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审美要求:如果线条是中国艺术的灵魂的话,那么它应该表达出一和呆藏不露、含蓄内在的东方民族精神,于是中锋又能提供一种美的规范:反对抛筋露骨,圭角横生,追求线条的内在涵义。在包孕万机中显示出它那种深不可测的魅力。 ? ? 于是也才会有沈括对宋初篆书家徐铱的一番评论:“锋常在画中”。以上述标准衡之,篆书的线条最具有中锋所包容的一切涵义不过又很可惜,因为篆书(小篆)又恰恰是书法中线条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