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 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VIP

皮肤科 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科 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

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1)皮损呈半球形隆起,触之坚实,散在孤立,色暗红或灰褐,阵作剧痒。 (2)常发生于四肢伸侧,尤以小腿伸侧为多见。 (3)多见于成年妇女,病程缓慢。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好发于成年女性。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尤以小腿胫前为多见,其次为手足背部,亦可见于背、腰围及臀部。 (2)初期为水肿性淡红色或红色丘疹,逐渐形成黄豆至蚕豆大小半球状坚实结节,表面粗糙、角化明显,部分呈疣状增生,触之有坚实感。常伴剥脱、结痂及苔藓样改变。皮疹孤立散在,一般不相互融合。 (3)自觉剧痒,呈阵发性,以夜间及精神紧张时为甚。 (4)病程慢性,可迁延多年不愈。 (二)证候诊断 1.湿热风毒证:皮疹呈半球形隆起,色红或灰褐,散在孤立,触之坚实,剧痒时作。伴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不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2.血瘀风燥证:结节坚硬,表面粗糙,色紫红或紫褐,皮肤肥厚,干燥,阵发性瘙痒。舌紫暗,苔薄,脉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湿热风毒证 治法: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 = 1 \* GB3 ①全虫方加减。全蝎、皂角刺、猪牙皂角、白蒺藜、生槐花、威灵仙、白鲜皮、苦参、黄柏等。 = 2 \* GB3 ②乌蛇祛风汤加减。乌梢蛇、黄芩、黄连、银花、连翘、白芷、羌活、荆芥、防风等。 中成药:二妙丸、四妙丸等。 2.血瘀风燥证 治法: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乌蛇荣皮汤加减。生地、当归、桂枝、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皮、紫草、白蒺藜、白鲜皮、乌梢蛇、甘草等。 中成药:大黄蜇虫丸、乌蛇止痒丸等。 (二)外治法 1.外用中药药膏:可选用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类中药调成软膏、硬膏外擦或贴敷;外用蜈黛软膏、消炎癣湿药膏等,每日2~3次。 2.中药药浴:选取川椒、黄柏、蛇床子、百部、川芎、丹参、苍术、枯矾等中药水煎外洗患处,每日1次。 3.穴位贴敷:选止痒安神中药(石菖蒲、朱砂、茯神等)调成药膏贴敷于神阙穴,每日1次。 4.中药熏蒸:可选用全自动中药熏蒸治疗仪,选用祛风止痒类中药(当归、白芍、白鲜皮、五倍子、百部、地肤子、鹤虱等)煎液熏蒸,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5.针灸治疗 = 1 \* GB3 ①体针法:取阿是穴配合循经取穴,按辨证行相应针法,留针20~25分钟,每日1次。 = 2 \* GB3 ②针刺拔罐:病变局部常规消毒,梅花针叩刺至局部微微出血,留罐5~7分钟,隔日1次。 = 3 \* GB3 ③火针疗法:常规消毒结节,火针点刺,每个结节点刺2~3次,隔天1次。 = 4 \* GB3 ④耳穴治疗:耳穴贴压王不留行,取穴:相应部位、耳尖、神门、肾上腺、三焦等穴,每日按压3~4次,每次1分钟左右,3天更换王不留行1次。 (三)其他疗法:可采用中频治疗仪等设备行生物反馈治疗。 (四)护理调摄 纠正胃肠功能紊乱,防止虫咬;消除感染因素,改善营养及卫生状况;禁止搔抓和刺激。保持心情愉快,清淡饮食。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 001.8-94)评定疗效,具体如下:按尼莫地平法计算,以皮疹消退率作为疾病疗效判定标准,以瘙痒程度评分下降率作为症状判定标准。 皮疹消退率=(治疗前皮损严重程度总评分-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总评分)/治疗前皮损严重程度总评分。 瘙痒缓解率=(治疗前瘙痒评分-治疗后瘙痒评分)/治疗前瘙痒评分。 痊愈:消退率≥90%; 显效:90%﹥消退率≥70%; 好转:70%﹥消退率≥30%; 无效:消退率﹤30%。 (二)评价方法 1.皮疹评分法: (1)临床症状评分:临床表现分为三项,即:肥厚(H)、角化(K)、表皮剥脱(E)。每一临床表现的严重度以0~4分计分,0=无,1=轻,2=中,3=重。各种症状分值之间可记0.5分。 (2)皮疹数目评分:①将全身分为4个部位,即:头/颈(H)、上肢(UL)、躯干(T)、下肢(LL)。上肢包括腋外侧和手。躯干包括腋中部和腹股沟部。下肢包括臀和足部。 = 2 \* GB3 ②皮损数目计分,0分为无皮疹0分,1分为1~5个,2分为6~10个,3分为11~15个,4分为>15个。 (3)根据上述各项,各部位皮疹数目及临床症状评分总和即为皮损严重程度的总评分。 2.瘙痒评分法 患者自述瘙痒程度用一个直观模拟标度尺测量,尺子的左端表示无瘙痒,右端表示剧烈瘙痒、无法入睡,中间表示不同程度的瘙痒。尺子的反面有与正面相应的刻度0~10。测定时让患者自己指定瘙痒程度在尺子正面的所在位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